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電影] Reservation Road 復仇之路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6.7/10 (3,434 votes)

RottenTomatoes Link
36% 好評 平均分 : 5.2/10

編導 : Terry George
合編 : John Burnham Schwartz

又一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再度證實荷里活創意枯竭,只能從其他媒介抄橋。能獲得荷里活賞識,首要條件當然是情節要夠引人入勝,像《達文西密碼》、《華麗孽緣》等小說更加省了蒐集資料的功夫,被電影界看上只是遲早事。即使電影版最終因為材料過盛而弄得走馬看花,也不過製作人未夠班所至,不能否定小說的潛力。但像《復仇之路》這麼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搬上大銀幕的價值。是為了證明《21克》導演作了個正確的決定嗎?一齣同樣多線構成、同樣靠手槍了結的車禍電影,原來在敘事按時序排列之下,會單調得味如嚼蠟。

電影以兩個互不相干的家庭作開端,Dwight(Mark Ruffalo飾演)在欣賞完球賽,送兒子回前妻家的途中,於保留路(Reservation Road)不小心撞死Ethan(Joaquin Phoenix飾演)的兒子,並且不顧而去。Ethan對兒子的逝去一直未能釋懷,決心找出真兇,從此展開他的復仇之路。

其實觀眾不難猜想到後續劇情,尤其在得悉Dwight乃律師後,就深知Ethan必定會找上Dwight的律師行幫手查案,最後又必定會發現Dwight就是真兇,繼而報仇。電影一百分鐘的片長本已不敷應用,還要一分為二,強將兩條主線拼湊,就更顯得造作了。Ethan找上Dwight幫忙,Dwight前妻原來是Ethan女兒的音樂教師,Dwight兒子又認識Ethan…試問機會率有多大?Dwight這個角色也是典型的荷里活設計,離婚、與兒子關係好又有共同運動興趣、撫養權落入前妻手中,早在《翻生侏儸館》、《敵對同謀》等見識過,毫無新意。

除了劇情過份巧合無新意之外,導演亦沒能夠從故事中發掘道德、命運、仇恨與寬恕等更深層的意義;缺乏一個能夠緊扣兩組家庭的命題,使得原本可以大有作為的劇情片淪為一套陳腔濫調的肥皂劇。更糟的是,此片犯下了荷里活電影最大陋習,就是生怕觀眾叫悶,於是將每分每秒都塞滿對白,要不然就用配樂填充,總之就不能讓電影停下來,不容許觀眾沉澱一下思緒。一個千篇一律的故事主幹,一個敷衍了事的改編劇本,即使演員們交足功課,在導演類似電視片集的處理手法下(例如Dwight初會Ethan時的手搖鏡),只見幾位主角不停情緒崩潰的零碎片段,觀眾卻無法親身代入角色感受。

此片打著《盧旺達大飯店》導演的招牌,又放在年尾上映,最後在眾多影評人協會與頒獎禮中居然連半個提名都沒得到。敢情是導演太過側重Thriller而輕視了劇情,根本無法滿足目標觀眾和影評人的胃口。諷刺地,這少量Drama加半茶匙Thriller的混合物,也託賴著荷里活,才未至於陷入如《愛住巴黎》般毀滅性沉悶的宭境;加上幾位主演出色的表現,《復仇之路》還是可以一看的,但就不要期望有任何創新或者發人心省的內涵了。

評分 : 6/10
不如看《The Son's Room 生命中的最痛》《21克》《Ordinary People 普通人》好過。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電影] Hunting and Gathering 愛.住.巴黎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6.6/10 (1,531 votes)

原名 : Ensemble, c'est tout
編導 : Claude Berri
獎項 : 奪得法國凱撒獎最佳男新人,提名改編劇本、男配角

香港譯名依然樂此不疲地在中間強塞幾粒豆鼓,《愛.對抗》、《愛.面子》、《如果.愛》、《十分.愛》、《野.良犬》、《愛.誘.罪》,最新代表還有《破天.慌》…嘩,真想講句「玩.夠.未」?不過香港片商為間隔號帶來全新用法,奠下新中文重要基礎,應記一功。如此看來,香港文化沙漠之惡名應可去除,直情要更名為創意綠洲,真要多得一班「創意」人材開創語法先河。

話說回頭,柯德莉塔圖主演的愛情片,在小眾電影界一向有叫座力。一部接一部的法國片公映,需知外語片在港的市場不斷委縮,逆市企硬殊不簡單。這齣新作改編自暢銷的同名小說,原法文名Ensemble, c'est tout的意思為 Together, that's everything!,即「只要在一起」。講述的是清潔女工Camille (Audrey Tautou飾演)在機緣巧合下與兩名男生同居,彼此相助而找到了各自的人生目標。對,劇情毫不新鮮,在云云同類之中,成績亦屬低下。

Camille選擇這份職業不知是為了鬥氣還是拒絕步母親後塵,在她倆幾次餐聚中,看得出一身珠光寶氣的母親完全瞧不起當清潔工的女兒。不過電影始終沒有明言她跟母親以至整個家族的關係,這或多或少削弱了感染力。最後她因為瑟縮於天台閣樓而患上感冒,獲鄰居Philibert (Laurent Stocker飾演)邀請到家裡暫住,因而認識了Philibert的室友Franck (Guillaume Canet飾演)。Franck雖然身為廚師月入二千歐元,但在支付外婆療養院的住費後亦所剩無幾,而且視每周一要探訪外婆為負累。Camille剛跟他相處時偶生拗撬,但逐漸地了解對方過去,原來Franck從小長大自一個破碎家庭,兩位同是天涯淪落人當然註定成為一對。

無論是海報佔的比重,抑或靚仔配靚女的電影定律,都心知Camille不會與口吃的Philibert變成情侶。但男女主角全靠Philibert牽引,過了三分一片長才首度碰頭,這麼快便將Philibert拋諸腦後,處境不是有點尷尬嗎?電影卻沒當這麼一回事,兩人關係繼續以驚人速度發展。大概編導在題材取捨時沒考慮過這點,可不是所有觀眾都看過原著的,我還以為會演變成兩男爭一女的鬧劇,誰知Philibert愛上的居然是個連出場也不多的戲班同學。



Franck年紀老邁的
外婆在醫院一直喊著要歸家,最後連外婆也搬到寓所裡,故事主題不言而喻。身為貴族後代的Philibert於片初不小心打破刻上家徽的餐具,正是喻意他們破舊立新,開始融入另一個新家庭。但很可惜,事與願違,四人的soulmates關係不深刻,無論是在生活態度抑或職業生涯上,都看不出起了什麼變化和影響。尤其是Franck那個餐館夢,實現夢想很多時都是電影的主題,但這裡選擇輕輕帶過,結局也過於草率兒戲。結果只得Philibert一個有真正著手追尋理想,然而後段不以他作重心,只有偶爾在家中練練聲演演戲的鏡頭,他的戲班女友更乾脆不著墨。

OK,我明白,又是靚仔配靚女的電影定律嘛,為了賣錢,焦點都一定落在兩位主角身上。可是這種現代都市愛情片,不會有為世所逼的生離死別,必需夾雜著喜劇成份才能賴以維生。偏偏《愛住巴黎》半個笑位也沒有,把原來輕鬆自在的談情戲份都弄得枯燥乏味。拜託就加上一兩句搞笑的俏皮話吧,哪怕是為了討好觀眾還是討好女角,反正兩者都不希望見到、更加不會愛上一個大悶蛋。兩人刻板沈悶的生活,跟搬進這個安樂窩之前相比,沒見得有多大差別,也肯定未至於要墮入愛河。正因為這對戀人缺乏刻骨銘心的事蹟,當要各散東西時,也無法達到戲劇高潮。就是如此,影片由頭一直平淡到尾,沒驚喜、沒高潮、沒感動,我生命中的九十分鐘也伴隨著一去不返。看過多部柯德莉塔圖主演的電影,就以這部質素最差。劇情發展在預期當中,執行效果卻遠不如理想。

一個潦倒藝術家、新一代的同居觀念(開始不再新),故事背景還要設在巴黎!單是這點就已經夠浪漫了。電影把所有元素都集齊,到底錯在哪裡?大概,是因為片中的優皮士格調跟兩位主角艱苦刻板的生活格格不入吧。跟平時看慣的光鮮亮麗的巴黎不同,此片刻意關注低下階層,同時不齒城市人冰凍冷漠只顧自己。但將一條中產階級會work、帶點fairy-tale的浪漫片公式,放到這座殘舊的老公寓裡,反而顯得失去重心。究竟你想講Philibert突破溝通障礙Franck的餐館夢、還是他與Camille的羅曼史?Franck與Camille的家庭背景刻劃不深,外婆跟其餘三人互動又不多。當Camille主動引誘Franck發生關係,事後還聲言他倆純屬性伴,簡直完全違背了她那份踏實、為人著想的個性,兼有搵戲黎做的嫌疑。五百多頁的原著濃縮成九十分鐘的電影,劇情反倒顯得過份簡單,角色挖掘亦不夠深入,太多留白要靠觀眾自行猜想。

看看原著小說的內容簡介怎樣形容主角Franck:法蘭克34歲,廚藝了得,在一家大餐廳擔任小廚師,個性不壞只是有點自命不凡,講話喜歡帶髒字,沒啥朋友的他只喜歡和不同女生睡覺,每週會去看住院的老奶奶寶麗特。廚藝了得──可能吧。在一家大餐廳擔任小廚師──餐廳有多大?廚師又有多小?不見得。講話帶粗口──不清楚,可能已經字幕翻譯過濾。沒啥朋友──電影有展示過Franck的工作環境以及同僚關係嗎?只喜歡和不同女生睡覺──只有一次帶異性到寓所的經驗,沒可能將他定義為藉濫交麻醉自己吧?全文只得一句「每週探望外婆」是事實,連主角背景都遭到嚴重省略,更不用奢望兩位佔戲較少的配角能夠受到重視。必須再度強調,可不是所有觀眾都看過原著的!

當然,我並不排除有部份觀眾感情特別豐富,在網絡上甚至找到有留言指電影令他不禁眼泛淚光;但在我眼中,《愛住巴黎》毫不感人,感到的只有沉悶、委婉過頭和predictable。反正言情劇無法觸動人心的理由有很多,說也說不清,總之睇書好過睇戲就是了。

評分 : 2/10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電影]《暴劫現場》與《獵狐行動》(2007)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要點評《The Kingdom 暴劫現場》,就不得不拿近期上映的《The Hunting Party 獵狐行動》與他相提並論,畢竟兩片相似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兩批主角同樣大可留在美國安居樂業、悠哉遊哉,但為了報仇,決意自組小型團體勇闖紛亂的中東及中歐國家。《暴劫現場》中,四名探員因為有同僚於沙地阿拉伯殉職,於是極力爭取到當地調查真相兼殺死主謀;《獵狐行動》的主角Simon則因為女友在五年前一宗大屠殺中遇害,而找來昔日電視台拍檔Duck,一同追尋波斯尼亞頭號通緝戰犯The Fox的下落。《獵》片裡有一句對白曰:「Trust Nobody」 ,恰巧《暴》也有句相類似的宣傳標語「Trust No One」,以表達「美國人在異鄉」無人可信的處境,正好驗證了兩者性質雷同之說。唯一分別就是,一幫是專業的FBI探員,另一幫卻是手無寸鐵的戰地記者──這稍後亦成為兩片質素分野的主要因素。

以下是摘自《暴》港版影碟的劇情簡介:「美國FBI探員以身犯險深入現場調查,不過時間只得五天,他們必須爭分奪秒揪出幕後主腦,幾度抽絲剝繭,傅利等人鎖定目標人物巢穴所在,豈料敵方爪牙群起反撲,各人生命懸於一線.....敵眾我寡之下,他們又能否殺入重圍,成功緝兇?」這些簡介為求吸引顧客,往往寫到天花龍鳳,所以對此大多不以為意。但這些文章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寫出了顧客對該電影類型的要求和期望,簡而言之,就是怎樣才能構成一個觀眾眼中的好故事。所以當遇上了低質商業片時,越是探究文章,就越能突顯電影缺少了什麼。而今次《暴》最缺乏的,正是文中所吹噓的「爭分奪秒」及「抽絲剝繭」。

片中四名FBI探員聲稱要調查在沙地阿拉伯美僑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但一開始已假定了幕後元兇是一位從沒人見過其真身的恐怖分子頭目「咸薩」。那麼那些查案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抽絲剝繭」──老老實實,who cares?在現場水窪挖出一副擔架床,會有助找出真兇兼將其定罪嗎?盤問住在現場附近的民居又會有助警方找到「咸薩」匿逃的巢穴嗎?反觀《獵狐行動》,主角Simon將女友被殺的責任全數歸咎於當時話事人The Fox身上,不必搞多舊魚的證據搜索,只需追尋Fox身在何方,簡潔易明得多。加上三位主角只是記者,絕非打得之人,也沒有當地軍方支援,追查過程自然是驚險百出。

事實上,《暴》全片的大場面只得兩場,一是開端的美僑區恐怖襲擊,二是結尾在恐怖份子大本營展開的激鬥。中間真空的六十多分鐘,全由那些「抽絲剝繭」充時間,當然落得悶場連連。最後FBI在其中一名隊員被挾持之下,跟蹤敵方車輛,盲打誤撞闖進了目標人物的窩藏據點,展開激戰。這批暴徒認真戇居,明目張膽在公路劫持人質,用意為何?分明就是引領警方直搗黃龍嘛!而且這符碌結局使之前的劇情顯得十分多餘──還記得簡介中那句「幾度抽絲剝繭,鎖定目標人物巢穴所在」嗎?兩場大場面又不見得十分刺激,首場恐怖襲擊因為缺少了主角參與,由匪徒一面倒肆虐,欠缺警匪片一貫的「一方圖襲,一方力阻」所引發的張力,只淪為毫無意義的CG特技大匯演。至於結局槍戰則拍攝得充滿實感,這方面導演Peter Berg的確頗具師傅Michael Mann風格,但剪接過快而且淩亂,連一個地形或者佈局最起碼的概念都無法給予觀眾,只懂以快打慢,得個亂字。那無意識、發羊吊般的手搖鏡,更加是煩擾得直教人想吐!

作為一齣商業片,娛樂性不足,甚至令觀眾嗌悶的話,那絕對是天大的罪名。那麼追求劇情的觀眾又能否獲得滿足?很遺憾,答案是「不」。編劇Matthew Michael Carnahan除了撰寫《暴劫現場》之外,還包辦了上年另一齣後911作品《命運迷牆》。兩者故事同樣由一宗虛構事件引發,但《命》的假設並非子虛烏有,片中湯告魯斯指揮的攻擊計劃可視為過去六年反恐戰縮影,幾位主角亦代表著各界於整場反恐戰中所擔當的位置及立場,是套完全認真的論政片。而《暴》卻純粹為給予一個藉口,好讓美軍流落異地,順道玩一玩文化衝突。不過所謂的文化衝突全以四位美國人作中心,心帶歧視窺探別國文化,真是大美國得很,差在未有像《魔域奇兵》般將他們都醜化成生食蛇蟲猴腦的生番罷了。

當《暴》借用了反恐背景企圖為這齣動作驚悚片增添一點深度的時候,《獵》卻用盡全長100分鐘來帶出他的政治信息,不過荒誕和偏激得多。三位記者能夠生擒連CIA都找不到的頭號戰犯?「Only the most ridiculous parts of this movie are true」打從片頭已經先旨聲明,只有以一個最荒誕的故事,才能盡顯最荒謬的現況。尤記得幾年前的《No Man's Land 無人地帶》,裡面所描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即使不是無能,也至少是無用。《獵》也秉承了《無》的立場,不過今次除了聯合國之外,連英美法等國家也成為陰謀論的抨擊目標之一。原來一眾西方文明社會與通緝戰犯之間有利益輸送,刻意縱容才令他們依然消遙法外,真是信不信由你。

看《獵》感覺就像看米高摩亞的紀錄片一樣,只要你buy他的政治立場,就會覺得好看萬分;但假若你不能接受裡面所講的「真相」,就會覺得他的立論一面倒。特別因為《獵》是劇情片而非紀錄片,必然會被質疑內容的真確性,所以片末玩踢爆才是精華所在!至於不關心政治的觀眾,就肯定接受不了電影那荒誕不經的反高潮。不過最荒誕的不是影片內容,而是大陸網民居然將The Hunting Party譯做《狩獵聚會》,令人回想起Death Proof在大陸變成了《死亡證據》的搞笑事件。

《獵狐行動》評分 : 9/10
Terrence Howard:「You are not making any sense now.」
惹笑聯合國人員:「I know.I am the United Nations.」
如此具冒犯性的對白,相信會觸怒很多人吧。在我眼中,卻是趣味勃然。

《暴劫現場》評分 : 2.5/10
那介紹沙地近代歷史及與美國千絲萬縷關係的片頭已是全片最有可觀性之處,剩低的都是些典型到不行的cliched,甚為膚淺。雖說片末點出了永無休止地以暴易暴的悲哀,但表達方式很廉價,也肯定沒有某說法稱「令電影昇華了一個層次」那麼誇張。其實,我還覺得那段對剪挺矯揉造作的,真有人會毫不害臊地去追問別人耳語的內容嗎?尤其是在對方剛喪失親友之時,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