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香港國際電影節#38] 花邊女工 The Lacemaker



今年電影節選映了3部伊莎貝雨蓓的舊作,其中距今最久遠的就是1977年的《花邊女工》。想不到平時形象冷酷的雨蓓在初出道時樣貌挺可愛的,飾演單純內斂的理髮店員工Pomme入型入格。唯一不變的,是她依然擅於在平靜的演釋下,流露激盪的情感。

電影的敍事方向不落俗套,初時還以為是關於Pomme和她朋友度暑假散心的經歷,篇幅過了四分一,男主角才走出來,他的朋友父母逐個現身,原來是講述勞工階級與知識分子之間難以跨越的縫隙。

攝影平靜細緻,不時有充滿詩意的意象。尤其喜歡男主角講分手時,另一面與女主角逛街的畫面對剪,好像女主角完全沒有預料到這段感情已經走到末路,還在安心地過她的日常生活。當然,印象最深刻在於電影的結局。誰不會被最後Pomme直視觀眾的鏡頭所撼動呢?

我個人挺喜歡這齣戲,於是在網上搜尋有關文章,發現了一篇角度嶄新的評論。(http://www.ejumpcut.org/archive/onlinessays/JC19folder/LacmkrFreeBrthg.html

影評人Barbara Halpern Martineau提到匈牙利女導演Márta Mészáros的作品《Free Breathing》(我沒有看過,翻看一下IMDB只知導演是國際影展常客,也贏過金熊獎)。故事大同小異,都是女工人愛上男學生,見家長見朋友等情節也如出一轍,但兩者採用的角度卻是天南地北。《Free Breathing》描述女主角Jutka尋獲自我意識,尋求獨立的過程。《花邊女工》的女主角卻是「significant not for whet she thinks or does, but for what she represents to men」。Pomme的自我價值乃建基於她的情人,所以當她的情人拋棄她時,她就精神崩潰。Jutka卻仍能正常工作、生活。

當然,導演是站在Pomme那邊的,透過男主角的知識分子朋友的嘴巴去批評他虛偽,用完即棄。而且電影也暗示他一開始被吸引,乃因為Pomme是處女(Pomme多次祼露也彷如把自己當成是一件禮物送給男主角)。男性觀眾固然會同情Pomme的遭遇,因為從男性角度去看Pomme,她確是一百分的submissive太太,只會恨男主角不解風情。即使是女性觀眾,亦可能因為自己也是為愛情拋顱頭的人而感同身受。但若你相信女性不是附屬品,女性毋須靠他人可憐,那麼你必然會為Pomme的依賴個性而氣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