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解讀《眼前的生活》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2008)


內含嚴重劇透,請自行反白

上篇(不含劇透) :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 (2008)

因電影分成「十五年前」與「十五年後」兩個時空,故下文將以各自的演員名稱代表不同年代的Diana,以茲區別。

1.英文片名《The Life Before Her Eyes》其實是源自「My life flashed before my eyes.」這句說話。西方傳言,一個人臨終前,他的一生會於他眼前掠過。不過電影中的Diana更厲害,不止過去,連未來的生活也一併出現。即是說,Uma Thurman (成年Diana)從未真實存在過,她所有事蹟都是在Evan Rachel Wood (17歲Diana)腦海中發生。順帶一提,IMDB Board上有不少網友投訴片名揭穿了結局。

2.當持槍者Michael第一次質問Wood:「But if I don't kill you, then who should I kill? 但如果我不殺你,那我該殺誰?」,Wood啞口無言,並甩開好友Maureen的手。但受到Paul Mcfee教授有關「良心」的演講所啟發,內容提及:「人需要運用想像力來策劃自己的將來,希望藉著想像力,能於當前一刻,作出可在後世修成正果的抉擇」,Wood因而幻想十五年後的她會過著怎樣的生活。直至片末,她終於洞悉自己生還可能帶來的後果,所以面對Michael同一條問題時,手握得更緊,堅定地回應:「Shoot me.」,將生存機會讓給更高尚、更配得起的Maureen。

3.Thurman成為了藝術科教師,普遍學生反應冷淡,唯一看重的學生是Anna。不止學生反應,連她倆的一席對話都是從早前Mr. McCleod的課堂中倒模過來:McCleod稱讚Wood擁有天資,但需要轉變一下角度;Thurman則指Anna的潛力比她想像中還要高,有資格考入四年制大學。Anna拒絕機會,解釋她不打算離開鎮上的男友,因為人生太短暫了。此處的Anna既象徵著Maureen選擇留在鎮上的取向,同時讓Thurman看見自己昔日的影子。片初Wood說她們已到達結婚的合法年齡,Maureen回應:「或者我們應該先上大學」。反映Wood信奉不顧前程的享樂主義,Maureen則處處心思熟慮,為未來設想。

4.離開Briar Hill小鎮是Diana一直以來追求的夢想。在夢境裡,即使當上了教師,也不忘向學生灌輸這個觀念。「You may think you'll never leave this town, but you just have to give it a chance. 你或者認為你將永遠離開不了這城鎮,但你只需要給它一個機會」這段對白意味著Wood知道自己終日耽迷玩樂,以她這種成績,是不可能考上大學,離開Briar Hill的(幻想中的Thurman果然留在鎮內)。此外,她還受到另一種生活態度的衝擊,原來不是所有人都眷戀大城市物質生活的。Wood經常揶揄Maureen終生只能留在Briar Hill湊仔,但Maureen毫不介懷,她認為只要與心愛的人(Nate)過著簡約平凡的生活,即使留在Briar Hill,已很滿足。相反,Wood清楚男友愛她只是因為她得17歲,她是不可能擁有像Maureen般幸福美滿的生活。

5.Thurman曾向丈夫抱怨過,Emma年紀少少便遺傳了自己的反叛基因,活像她年輕時的寫照。之前Wood因傷人被捕,Diana母親到警局保釋她時便下過命令:「You have two seconds to wipe that smirk off your face. 你有兩秒時間擦掉臉上的笑容」,當時Wood漫不經心地以粗口回應。後來這句對白再度出現,是在Thurman給女兒氣壞時衝口而出的。她才體驗到自己年幼時的頑劣行為,為母親帶來多少重負,也諒解母親的憤怒是不無道理的。

6.在進入洗手間前,Maureen曾講過凍乳酪為她帶來第二次約會,Thurman請Emma吃乳酪,就證明她有多疼惜女兒。可是Emma對此毫不領情,並直指Thurman憎恨她。這句對白當時聽起來似乎不太合情理,不過當觀眾得悉Wood曾做過墮胎手術,便知道這其實代表Diana一直飽受打掉胎兒的內疚感煎熬,所以幻想中的Emma才會指責Diana因憎恨她而親手殺死她。而這控訴亦未必是毫無根據的:Wood討厭小孩所以不喜歡到公共遊泳池,並且認為小孩是阻礙她逃離Briar Hill的絆腳石。

7.Wood是個反叛青年,對基督教素來抗拒,寧在教堂外等候Maureen,也不願參與主日崇拜,甚至藉引用母親的話來嘲弄Maureen出席分享神蹟的聚會。直至她把胎兒打掉,對此深感內疚,所以才會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主張Emma入讀教會學校。鑒於Emma在夢境中是Diana的縮影,這可視為她潛意識下希望生命能從頭來過,並避免重蹈覆轍(婚前性行為、墮胎)。其後Emma因為在學校到處東躲西藏而要見家長,修女指她disappears and hides,則可理解為Diana心裡的另一股勢力,催促Wood不要再躲進夢境,逃避現實(詳見9.)。

8.Thurman因為目睹丈夫偷情,一時失神而發生交通意外。片尾再次flashback,發現那位 「第三者」原來就是Evan Rachel Wood。這說明了片頭Wood談及那位被她塞爆留言信箱的professer其實就是Paul Mcfee,較早前他與Thurman在門廊的對話也透露了,他倆是在Diana年輕時候認識的。Paul在現實中很可能早有家室,因此Wood認為假如她於事件中生還的話,便大有機會破壞對方美滿家庭。由於是夢境,Paul Mcfee的外表沒多大轉變,也正好解釋了早前Thurman雖然貴為中學教師,卻依然受到Emma學校的修女所輕衊。「Is it possible that nothing changes in this town?」「Except you.」

9.緊接Wood觀看演講一幕,Thurman憶起當年Maureen說她兒時很愛在雨中逗留,發覺有些花會遭受風雨催殘,有些卻能在雨後開得更加燦爛,若有所思地說了句:「I have to go.」。照字面解釋是指她決定要出席槍擊案的十五週年紀念會,但也可解作她必須要離開,捨身成仁──這個靈魂終於意識到不該留戀眼前生活,選擇回到自身軀殼,面對現實中的生死抉擇。她在班房裡屬於自己的座位擺上了鮮花,只是臨走進洗手間之際,因學校致電通知Emma的失蹤消息而打斷。最後Thurman於森林中尋獲女兒蹤影,Emma不停哭喚著母親的幫助(懇求Diana不要打掉她),但因另一邊廂Wood在墳場找到Emma的墓碑,令她意識到Emma只是心中幻想,故Emma突然在面前消失。而儘管Diana早已立定心腸要犧牲,可Thurman死前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說了句「No.」,顯示墮胎事件是她一生中最大遺憾。

10.最後重提一些鮮有人留意的瑣碎細節。

Diana初時不屑Maureen:「I know that you and Nate are gonna have eight kids and be one of those perfect creepy Christian families that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後來變成祝福Maureen:「I know that you and Nate are gonna have eight kids and be one of those perfect families that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1.
Emma跟Thurman猜C字開首的字謎,Thurman先後猜了Child和Car,最後答案是Cougar,三樣都是貫穿全片的元素。2.Emma收看電視放映的動物紀錄片,旁白指美洲豹會一直伴隨著兒女,直至牠們長大成人為止。我想美洲豹大概象徵著Diana的母性吧。3.歌曲《She's not there》於片中三度響起,「She」應該是指Emma,難怪觸痛Diana的神經,要求轉台了。4.Maureen向Wood道歉那幕,正是在Thurman家門口發生的。5.片初Wood說打過百次Mcfee的電話都給轉駁到留言信箱,後來Thurman在乳酪店拖走Emma時嘗試打給Mcfee,果然又飛去留言信箱。6.Thurman為女兒唸過童詩後,嘆了句:「Why does it have to be that one? 為什麼牠要成為(犧牲的)那一個?」接著鏡頭轉到一隻雀鳥屍體倒在地上,喻意Diana的死亡(Mr.McCleod提到的白努利定律)。7.「I don't deserve this. 我配不起」Thurman在床上低泣著。由初時質疑為何她要犧牲,中段開始覺得自己配不起這個生還機會,到最後「I have to go. 我要走了」。Diana於夢境經過三階段,終於完成歷練。

《完》

此片解夢的邏輯和思路都像極《Mulholland Dr. 失憶大道》,可是David Lynch的編排手法顯然高明得多了:先是夢境佔了前大半,最後半個鐘則回歸真實,讓觀眾有時間消化之餘,亦加強了主角美夢破滅的失落感覺。再者,《失》打從第一個鏡頭已瀰漫著詭異的超現實主義,加上導演過往作品的風格,觀眾心知不必過份認真看待影片。然而《眼前的生活》(表面看起來)卻是正常不過的抒情作品,是關於Thurman克服夢魘的故事。將真實與夢境兩條主線平行對剪,到最後才揭盅原來有一大半情節都是幻想出來,那根本就是欺騙觀眾。

Twist Ending從來只適合Thriller或者Horror類型,因為它們追求的都是震撼觀眾,配起來自然相得益彰。但對於《眼前的生活》這類character study為主的劇情片,由於Twist意味著一定程度的資訊隱瞞,兩者肯定會互相排斥。果然,隨著Wood戲份漸重,Thurman淪為配角,一大堆毫不連貫、毫不重要的零碎片段開始不按牌理出現,看得人頭昏腦脹。直至片末兩個時空開始交疊,真相浮現,才重新拾回方向。

為了將「未來是夢境」這真相押到最尾,首次任職編劇的Emil Stern在劇本剪裁上可說是完全失了方寸,甚至連墮胎事件──這個促使Diana改過自新的催化劑──都給刪剪到體無完膚,體現不出Diana墮胎前後的心態轉折以及痛楚。在片中,我們更常看到的是Diana與Maureen無關痛癢的對話,無助於建立兩人深厚且可信的友誼,使觀眾為後來Diana犧牲而感動。其次是角色塑造的問題,Diana真是個盪婦(slut)嗎?Maureen又真是個全然地單純善良的虔誠基督徒?以上是兩個導演再三強調的觀點。的確,她們經常就截然不同的生活取態起爭拗,但在行為上卻無法突出兩人的差異。Diana男友也猶如失蹤一樣,難怪看不見她slut的一面。

Melodrama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達感情,不是猜啞謎,不是越把電影拍得艱澀難明就代表技藝越高超。縱然片中每一條線索都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讀,但電影不止是要讓觀眾理解,最重要是令觀眾感受。由於劇情上種種的重心失衡,缺乏真實情節的基礎支持,例如Diana母親僅在現實中偶爾瞥現,觀眾單靠夢境推斷出Diana對母親的愧歉之情,自然難引起共鳴。

故事意念上的先天缺陷注定了電影的失敗,但單純因為上述各種過失的話,對此片的批評頂多是不感人和混亂而已。真正令她惡化成「災難」的,是James Horner為電影創作的配樂。敢情是導演Vadim Perelman食髓知味,繼前作《House of Sand and Fog》後,再度起用同一風格的配樂。問題是,《眼》片的故事不像《House》具備足夠份量配搭這種陰沉不安的配樂:Thurman倖存後所背負的陰影是虛構的、Wood在遇上槍擊案前,過的只是一般青少年的悠閑生活、夢境中又充斥著大量有頭沒尾的超現實情節…統統都不如Perelman所想般撼動人心,過火的配樂只會使人倍感煩厭。

失控紊亂的敘事加上刺耳配樂,觀看《眼前的生活》簡直就是精神折磨。中間過程不享受、不感動、不知所云,就算結局讓你解得通又如何?

評分 : 2/10

剛看了篇一針見血的影評,在此節錄最精要的一句:
Although the ending tricks us into thinking everything now makes sense, it fails in making us think we have seen a good movie. - Bill White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電影]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 (2008)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
IMDB Link User Rating: 6.7/10 (2,341 votes)
RT Link 26%好評 平均分 : 4.6

其實早在烏克蘭裔導演Vadim Perelman備受讚譽的處女作《House of Sand and Fog 塵霧家園》於零三年上畫時,就已經有少數影評人批評導演的處理手法,在強行催谷觀眾愁緒──一份電影根本不配的愁緒。畢竟片中一切悲劇皆源於主角不拆郵件的習慣,那麼眾主角的遭遇自然顯得愚蠢和可以避免;以致配樂越是在情感上加壓,演員越是演得歇斯底里,反而越起反效果。

雖則如此,我也不至於要全盤推翻導演為《塵》所創立的功績。當時Perelman在廣告界正吃得開,電影商多次向他提供執導機會都被其悉數拒絕,等的就是一本看得上眼的小說。最後他在精挑細選下選中《House of Sand and Fog》作為首次躍登大銀幕的改編題材,影評界的正面迴響證實他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憑藉不落俗套的劇情設計,深刻探討個人、家庭,如何受到資本(美國夢、物質、虛榮等)所侵蝕,發人深省的議題促使她從云云作品中脫穎而出。可是,當Perelman遇上了全無實質內涵可言的《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卻依然以固有風格去處理,其弊處終於表露無遺。

電影主要由兩個時空所構成:Evan Rachel Wood飾演的十七歲女孩Diana,其後遇上的悲劇令她多年來也活在陰霾,亦即是由Uma Thurman所飾演,十五年後的她。既然Wood是已成事實的因,Thurman才是果,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坦然面對過去,照道理應該是戲劇重心才對。然而Thurman的戲份並不多,真正主角其實是十七歲的Diana。

Diana的行徑跟普通青少年並無二致。她會躲在學校更衣室吸煙(她的同學早已見怪不怪,在美國大概是平常事吧)、課堂內傳紙仔,但《眼》片卻不像Teen Movie般吵吵鬧鬧,讓(年輕)觀眾從中得到娛樂和代入感;而是運用配樂、收音和攝影來凝造不安氣氛,Diana(某程度上代表了導演的看法)也處處流露不屑同儕的神情。假如她真要為昔日的反叛行為而感到內疚,以她這種年紀,其懺悔對象想必是家人吧?卻不然,其母只在保釋Diana的兩個場景偶爾露個面。其次,她(在銀幕上展示)的行為真是如此十惡不赦嗎?我們更常看到的是她與一位循規蹈矩的基督徒(對,導演是以宗教背景來釐定一個人的好壞)好友到處遊盪閑聊的生活片段,而非讓觀眾認識其叛逆頹廢一面。

由於角色戲份分配嚴重失衡,Diana的母親與男友出場過少,致使電影的情感基礎打得奇差。不,正確來說,應該是毫無基礎才對!再者,《塵》至少有個thought provoking的前題,即使後三分一墮進了荷里活melodrama的窠臼也無傷大雅;相反,看畢《眼前的生活》之後,僅能勉強歸納出「人生苦短」之類的老掉牙道理。她由始至終都只是純然的melodrama,一齣無法感動人的melodrama。缺乏感染力當然不是罪,但看著兩位主角經常無理地哭哭啼啼,加上那個跟畫面毫不搭配的沉鬱配樂,詭異得像看鬼片一樣,簡直就是精神折磨!

人們都希望這次失敗只是偶然,寄望導演今後能夠重振聲威。相反地,我倒認為前作的成功才是異數。只要導演繼續任用James Horner為電影配樂,繼續執迷於過份繃緊的戲劇處理,失敗作還是會陸續有來的。

評分 : 2/10
很痛苦的觀影經驗…只適合被虐狂收看

下篇 (含劇透) : 解讀《眼前的生活》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