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Master of Cinema : 《神探》


這標題當然不是因為本人追捧杜琪峰與韋家輝而冠以他們「Master of Cinema」之名,其實「Master of Cinema」乃是英國發行商Eureka旗下一個類似Criterion Collection的經典影碟系列。而由於MOC推出的影碟無一不是大師名片,當中亦不乏年代舊遠之作,最近期的已經要數到1988年出品的奇幻動畫《Gandahar》,所以今次僅推出一年的《神探》都能夠列入MOC之選,成為編號第71,其受重視程度實在可見一斑。《神探》將先於七月在英國上畫,然後至十月才推出DVDBlu-ray

Eureka為《神探》設立的官網:
http://www.maddetective.com/

以下是由Eureka重新剪輯過的英國官方Trailer: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電影] Lions for Lambs 命運迷牆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6.2/10 (11,597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28%好評 平均分 : 4.8/10

導演 : Robert Redford
編劇 : Matthew Michael Carnahan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電影分成三條主線在同一時間下並行,單刀直入整場美伊戰爭的核心:執政者、傳媒、軍人,以及最重要的、代表著未來的青年。

由羅拔烈福親自飾演的教授Malley一如他在戲外的角色:Director,由始至終都代表著電影的立場,力圖將獨善其身的學生Todd(同時意味著觀眾)導回正途,那些「吞吞吐吐沒結論」之說當然就不成立了。Todd在政治系曠課連連,原來是因為厭倦了假腥腥的政客們而熱情不再,於是Malley提起了昔日他兩位同樣成績出眾的學生作例子。那兩個對美國夢仍心存寄盼的少數族裔學生,希望貢獻社會改善將來,選擇自願參軍,拼命為一個根本不是他們根的國家而戰;反觀那些生於斯長於斯、受盡好處的白人則躲於冷氣房內悠然自得,怎過意得去?然而,他倆對國家的熱情、忠誠、理想,卻諷刺地被政府所出賣,當成無謂的犧牲品送上前線,使得這兩名美國大兵最後彈藥用盡,憤然自殺,直至下一刻,援軍才殺到。兩人的下場正好映照美軍在伊拉克的處境:被孤立的軍人身陷泥沼,直至傷亡慘重政府才後知後覺推出補救措施,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Do you want to win the war on terror? Yes or no? Equivocation is defeat."

另一邊廂,參議員Irving向記者Janine發放獨家消息,透露美軍在伊拉克正執行的全新作戰策略,Janine則不停質疑計劃的可行性。而無論參議員怎樣巧言令色地推銷,抑或將反對其行軍策略和反對反恐戰獲勝兩者掛勾(愛國論慣常技倆,可見《命》真是美國過往六年的縮影),當前線敗陣的消息傳來時,所有謊言都給一一的戳穿。六年前曾經有份造就政府出兵,Janine遲來的覺悟,卻無力反抗早已對房間翳焗無動於衷的上司,被逼成為野心家的宣傳手段。片末她所隸屬的電視台把八卦新聞放於正經新聞之前,也顯示出傳媒在市場主導下自甘墮落。離開公司的途中,她沿路遙望軍人墳場一列列墓碑,想起政府即將再一次重覆犯錯,不勝唏噓。眼見國家的將來如此,應當坐視不理,還是挺身而出?Redford對享樂主義新一代語重深長的寄語,我認為同樣適用於香港這個金錢至上、時時將「政治(化)」變成負面詞彙的奴性社會。

不錯,《命》全片只由三個處境和不停的對話所組成,但批評她口水多過茶,簡直就如批評《An Inconvenient Truth絕望真相》得個講字一樣荒謬,何況《命》集合多種立場和態度,不只單向的說教?電影從來都不止一個模式,一問一答中辯出真理的劇本難寫難拍,反恐戰電影中能夠縱觀全局、同時將正反雙方理據有條不紊地羅列的更是絕無僅有。可惜,觀乎票房和影評反應,恐怕Redford這次只是白費唇舌,我只能讚揚他與投資者那份勇氣實在難能可貴。畢竟那些每逢播放娛樂新聞便會調高電視機音量,會因為藝人醜態百出而喀喀大笑的人還是佔了社會的大多數。去看《虎膽龍威》吧,那裡有子彈橫飛、爆炸不斷,警察刀槍不入,身陷險境還能憑一己之力殲滅整支恐怖分子 ── 真是個完美的國度。可我深信,美伊戰爭塵埃落定之日,便是《命運迷牆》獲得平反之時。

評分 : 10/10
"You know what you're getting?" 你收到未?我見不少人都攪不清導演想講什麼呢…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電影] The Other Boleyn Girl 華麗孽緣 (2008)


IMDB Link
User Rating: 6.9/10 (6,120 votes)

RottenTomatoes Link
40% 好評 平均分 : 5.2

導演 : Justin Chadwick
編劇 : Peter Morgan
原著 : Philippa Gregory

早幾天看了本地配樂人林敏怡的一篇訪問,她於文中提到「不知所謂既戲有個特徵,就係由頭到尾都有音樂」。所言非虛,新片《華麗孽緣》正好驗證了這個「爛片配樂多」的定律。情況到底有幾嚴重?容我抽出最明顯一幕來講講吧:Henry VIII選中了Mary做情婦,家人和新婚丈夫為了攀扶權勢而出賣了她,當兩人首次發生關係時,她被Henry言詞所感動,由被逼變成自願,然後背景響起了浪漫音樂。這場戲其實很突兀,女主角心態轉變得太快,無法令觀眾信服。直至電影後段,觀眾才從Mary口中得知原來她是真心愛Henry的。噢,原來編劇想寫Mary只求找個愛她的好男人簡簡單單過下半生,以為找到歸宿,豈料所托非人,於是將愛意寄托在待她如珠如寶的Henry(但再次遇上負心漢)。可惜,好一個悲慘故事,卻因為劇本寫得詞不達意,只能依賴大量配樂來渲染情緒以及推動氣氛。全片片長一小時五十分,保守估計配樂至少佔了八成時間 ── 可想然知,這種感情戲不到位不到肉、角色心態不明不白要觀眾猜度的情況不只出現一次,而是貫徹全片。

實在很難相信如此失敗的劇本居然是出自Peter Morgan手筆,他有份撰寫的《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最後的蘇格蘭王》單憑開場首三分鐘已經成功勾勒出男主角貪玩愛冒險的性格,而前作加成名作《The Queen英女皇》則在現實人物侷限中避重就輕,不得失任何人,盡顯其功力。這次失敗最根本問題想必是出自《華麗孽緣》所牽連的人物密絡甚廣,眾人皆有其獨立發展和關係,並非如《英女皇》裡貝理雅太太、智囊與英女皇家人的存在只為襯托及催化兩位主角的心理轉變。加上故事跨越的年期太長,圍繞Anne Boleyn入宮至逝世十多年,不像《英》只描述戴妃死後短短一星期,可以自由補充細節,令Morgan的專長在此片無從發揮。

而電影最關鍵的死因在於,片長連兩句鐘也沒有,卻要將足足有七百多頁的小說情節一一包涵,怎可能成功?結果電影便淪為一副敘事機器,只交待不可磨滅的重要事件或人物,連帶角色性格都建立得有點虛浮和不可信,還出現了「產子(無先兆地)、再度發現懷孕、流產」統統發生在幾分鐘內等劇情推進過快的問題,更不用提Mary兩任丈夫、Katherine皇后和Henry Percy一眾重要人物皆遭到匆匆掠過。電影甚至完全省略了後來Mary戀上第二任丈夫的經過與在鄉村生活的細節,兩人缺乏鋪排下無故結婚尤顯得離奇,更惶論要跟枷鎖重重的虛偽宮廷作對比和突出其心態變化。

過份濃縮的劇本放棄在角色處境中發掘衝突和深度,只懂靠配樂製造流利緊湊的假象(其實是倉促;這也是配樂密集另一主要原因),欠缺一部歷史電影應有的宏大敘事,也沒意圖深入探究任何一位角色的歷程。想省時間的,可以直接看Trailer,基本上已概括整齣電影的劇情;想耗時間的,可以選擇看原著小說,在電影得不到滿足的在這都找得到。電影本身呢,確實沒什麼可取的地方,不過是套劣質電視劇起用了三位名氣較大的卡士,乘機掠水的商業產品而已。至於值不值得入場?倒不如問得直截了當點,你會不會花五十大元在大銀幕上觀看英國正史及野史撮要的教學錄影帶?

評分 : 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