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電影] The Matador (2005)


The Matador
IMDB Link User Rating: 7.0/10 (20,277 votes)
RT Link 75% 好評 平均分 : 6.7

全因《獵狐行動》正中胃口,才會對編導Richard Shepard的前作《The Matador》提起興致。一看,果然沒令我失望。Shepard再之前的執導作品,大都是些名不經傳的驚悚片,難得邀來大明星擔綱演出,不負眾望拍了齣好戲。當中確立的風格在後來《獵》片亦得以保留,包括典雅的異國風光、斑斕的畫面配色,就連角色設定都是同出一轍,只不過職業稍微一轉,由殺手變成戰地記者而已。

老牌殺手Julian (Pierce Brosnan 飾)由於職責所限,居無定所,終日沉溺色慾,甚至要接頭人提醒才記起自己的生日日期。就在他生日那晚,於墨西哥一間酒店酒吧內碰巧遇上出國公幹的Danny (Greg Kinnear 飾),雙方一見如故,相約翌日去見識鬥牛競技。片名Matador (鬥牛勇士),看似與電影內容風馬牛不相及,實質是在影射主角Julian,但並非稱讚其殺人技藝堪比鬥牛勇士,而是出自後來Danny對當中殺害牛隻的殘忍手段不忍卒睹,Julian解釋道:當地人相信,若鬥牛士能一刀直插牛隻腦部,方可讓牠們死得光榮。

Danny認為什麼「榮譽」都是胡謅出來,中一刀跟中廿刀致死根本沒有分別。偏偏觀眾看得不易樂乎,鬥牛甚至被封為西班牙國粹。問題來了:既然接受到將別人痛苦當成是消遣玩樂,那麼對一個殺手不加任何道德批判,亦不問刺殺目標的好壞,又有何不可?況且一個是真實,一個是演戲?為電影開脫罪名之餘,也不忘諷刺一下世人的偽善。《Matador》便是基於這前提上,發展出一個偏離道德標準的故事。

厭倦了,也受夠了那種扭橋來扭橋去,以戲弄觀眾對角色信任為樂的電影。今次導演還原基本步,親身示範罪案片要取悅觀眾,無需佈局謀篇,計中有計,酒吧裡遇上陌生男子搭訕,也不代表有不軌企圖。與此同時跳出傳統框框,避開「殺手回頭是岸」此等老套子的濫情。全憑這份坦誠與新意,才能以喜劇手法寫出一個從不自省、偏又惹人同情的殺手,當然,還有他與Danny那份真摯動人的友誼。

亦不得不讚Shepard的選角眼光一流,這個殺手主角言行粗鄙,交由出名優雅的前任占士邦飾演,反諷感油然而生,拍檔Greg Kinnear演這種典型的中產階層更是入型入格。真實的對話行為加上兩位主角忘我的演出,使觀眾完全投入到這對死黨的世界裡。

言歸正傳,雖說電影不顧道德,但他並沒有刻意挑釁觀眾底線,內裡還是很推崇一些傳統價值。可以這樣說,殺手只是個引子,重點是想帶出一個物質豐裕但內心孤獨的角色,從而褒揚「情」對人的重要性。Julian擁有一大班酒肉朋友,然而正值生日不過想打個電話寒暄一番,卻換來對方無情cut線。Julian能夠交心的知己就僅得Danny一個,儘管他們只相處過匆匆數日。別看輕這數日,當時他倆都可是位處於各自生命中的低谷。

下含劇透,未看慎入
他倆首次碰面的時候,Danny正極力為自己創立的公司爭取合約,原以為得手,豈料買家臨時轉軚。Julian的出現,及時杜絕了Danny的殺念。Danny總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直至碰上Julian──一個真正一無所有的浪子──他才意識到,其實自己擁有的已經很多。「Don't successful people always live with blood on their hands? 」不是所有人都要以當一個狹義的成功人士為人生終極目標的。Danny娶了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Bean,陪他走過最艱難的時期,本身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Julian恰好是Danny的相反。組織不顧情面硬要他接工作,身心俱疲的他唯有不斷借性事來麻醉自己。酒吧中他跟Danny不歡而散,正常人遇到這種處境可能早已一笑置之。但Julian不昔編一個謊話來換取Danny原諒,可見他已經孤寂到,絕望到,要去哀求一個萍水相逢的過路人陪他散心。兩人第四次碰面(也是Julian第三次求見Danny),正是因為Julian行刺失手反被組織追殺,走投無路要去尋求他唯一的朋友幫忙。亦正因為是唯一的朋友,Julian才會如斯珍而重之,這段友情才顯得難能可貴。

在準備槍殺舊顧主前的一剎那,Julian再度病發。本應如往昔一樣失敗收場,但這次不同,這次有Danny陪伴在側。全靠他支持,Julian最終完成任務。「情」果真是人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當Danny與Bean在雪地裡悼念逝去的兒子時,Julian站在遠處凝望著,我知道他心底裡很羨慕。雖然Danny飽經喪子之痛,然而能擁有一個值得哽咽落淚的對像,這都是Julian一輩子也不可能體驗到的感受。能夠傷心,或者都是一種福氣。

評分 : 9/10

片末用上的歌曲:The Killers - All These Things That I've Done,跟電影氣氛很切合。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奧斯卡外語片] The Home of Dark Butterflies (2008)


The Home of Dark Butterflies
(原名 : Tummien perhosten koti)
IMDB Link User Rating: 7.3/10 (307 votes)
第八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項目 - 芬蘭參賽代表

13歲的Juhani屢教不善,經年來換過多個寄養家庭,終被政府勒令送往一所位處孤島、遠離塵囂的男童院寄宿,直到行為有改善為止。他甫入住,即被該處其他宿友教訓一番,院長(Olavi)亦擺出一副極不友善的態度。正當我以為此片會是揭露人性黑暗面的電影時,萬料不到,在Juhani嘗過黑房的滋味後,倏然筆鋒一轉,Olavi和宿友們都各自展現了他們和藹可親的一面,而Juhani也決定不計前嫌。

後來男童院失去政府資助面臨倒閉,眾人更願意主動留下,團結一致養桑蠶做貿易(片名的由來,借蠶蛹來比喻極易受傷害的孩童和青少年),自給自足來維繫這頭家。乍聽之下,橋段幾乎跟一般歐洲勵志電影無異。既然如此,何不索性一開始就將他們描繪成和睦融洽的師生?

看畢電影後細閱資料,才得悉又是一齣改編自小說的作品。一如既往,改編作品在劇情取捨上總是有點縛手縛腳,以致電影平白浪費了一個有趣、獨特的故事前設,反而留戀於不算新奇的Coming of Age Drama。主角無端有異性主動獻身,卻因兒時往事自責而趑趄不前,情節有點兒例牌(明顯向《普通人》借鏡),不能說沒觸動到我,但始終認為編劇扼殺了此題材的可塑性。

下含劇透,請自行反白
故事中段,院長夫人(Irene)與Salmi毫無先兆地發生關係,將電影重新帶到片初灰暗且帶點驚悚的調子。毫無疑問,這段婚外情對揭示Juhani縈懷在心多年的夢魘、以及其身份認同問題起了關鍵作用;然而,這條支線純粹為主劇情服務,無法對故事命題作出呼應之餘,反倒打岔了話題──對於兩人的處境,究竟我們應該施予同情鞭撻?直至片末,仍沒得到完滿答覆。

最初開迎新營時,Salmi是唯一一位沒有參與的宿生,並且及時制止他們展開毆鬥,最後他卻因東窗事發,殺死了牧場主管Tyyne。未知導演此舉是否刻意要將角色的黑白位置對調,但Olavi明知Irene出軌卻愛理不理,甚至推波助瀾,對悲劇發生同樣要負上一定責任。現時結局不單止變相認同了一眾寄宿者的欺凌行為,心理變態的Olavi更搖身一變成為點化主角(和觀眾)的良師益友,實在難以摸透編劇的道德觀。全片最可取的是Juhani那段糾結的過去,像剝竹筍般逐層逐層探究其內心世界,並藉此指出父母言行對下一代的影響與遺禍。可惜電影受累於整體風格不統一,陷入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但願導演肯把焦點都放到Juhani一家三口身上就好了。

評分 : 7.5/10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電影] Bella 美麗‧人生 (2007)


Bella 美麗‧人生 (台灣影碟譯名 : 美好的瞬間)
IMDB Link User Rating: 7.4/10 (4,907 votes)
RT Link 46%好評 評分 : 5.6/10

坊間廣傳的好口碑(真的只限坊間,看看IMDB跟RT Rating相差多遠便知)助此片於美國票房保持韌力,最終獲得超過八百萬美元不錯的成績。故事講述一名餐館女侍應Nina因屢次遲到被炒,男主廚Jose出於同情,遂邀請她一起同遊散心。他倆的遊歷經過佔據了電影的主要篇幅,然而成果卻不如預期般清新可人。最礙眼的,莫過於Jose那纏繞不息的沉痛過去,在法理上和情理上都說不通,有點自找罪受的感覺。而且這種「拋棄過去,面向將來」的橋段需要長時間才能突顯主角的心路歷程,對於一齣絕大部份劇情都發生在一日之內的電影來說,顯然並不適宜。

電影的宣傳標語:One Day Can Change Your Life.,著實是高估了「一日」的影響力。兩位主角經常眼泛淚光、愁眉苦臉,惟觀眾對他們的生活背景所知有限(Jose跟Nina本身認識也不深),只靠言傳,難以意會,反而多愁善感得使人感到膩煩。再加上不斷惡言相向的躁狂上司,連Jose雙親都是一副無理取鬧的斥戒口吻,真的很惡頂。

隨著劇情一直發展下去,就更發覺不對版。無論是男主角的過去、女主角面對腹中塊肉的去留猶豫不決、以至後來拜訪男主角家人,一切情節對話都是在圍繞著墮胎抑寄養的問題來兜圈,彷彿這齣電影只是為了反對墮胎而生的宣傳機器。觀乎電影在港的發行手法,既邀請牧師評析電影,又提供團體包場…凡此種種,皆印證了我的推論:這根本就是一齣耶教宣傳片。有別於一般的福音電影,《美麗‧人生》意不在宣揚或者彰顯「神愛世人」等信息,從心靈上感化觀眾,導人信教;而是像一個推廣教條的洗腦課程,於九十分鐘內不停在報讀者的耳邊硬銷:「不要墮胎,不要墮胎…」,這甚至蓋過了每部電影開拍時,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動機──拍一齣好戲。

作為一位非教徒,《美麗‧人生》實在沒任何觀賞價值可言。

評分 : 3/10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電影] 追擊者 The Chaser (2008)


追擊者 The Chaser
IMDB Link User Rating: 7.9/10 (1,286 votes)
RT Link 83%好評 平均分: 6.6/10

也許是前人太出色的原故,同樣是關於變態連環殺手的電影,《追擊者》很容易會被拿來與《沉默的羔羊》和《七宗罪》等經典作比較。事實上,《追》片蹈襲前人的地方不算多,尤其是編導羅宏鎮選擇走一條迥乎不同的路,早在片首已毫不扭捏地展示了兇手的身份、犯罪過程以及匿藏地點;更甚者,是兇徒不足半句鐘已落網,招認了一切罪行。

夠膽將警探片的終極懸念一刀戳破,導演想必是留有皇牌在手吧。但看下去,發覺兇徒沒有留下任何後著,不似《黑夜之神》中,連被捕也在小丑的計算之內。上文指《追》不像荷里活式鬥智片,正因為此。永明不是個胸懷大計、務求挑戰法制的高智罪犯;相反,他從不制定周詳計劃,又在犯案過程中錯漏百出,只懂遇人殺人。眼見他被正浩輕易制服,對他的絲毫畏懼感就更是蕩然無存。其後他在警署作出的挑釁言行,明顯帶著漢尼拔醫生的影子,可是連片中女探員都不為所動,又怎教作為觀眾的我恐懼呢?

永明無法予人不寒而慄的感覺,正浩的調查過程也不見得驚心動魄。這類變態殺手片,主要靠鋪陳兇手的殘忍暴行,來營造那份無處不在的不安感;將他長期收押於警署內,敢情是自斷雙臂。明知正浩不會遇上永明,永明在外又沒有同黨,懸疑性自然大大削弱。

靜態的心理驚慄不奏效,幸而導演貫徹片名,加插了兩段突如其來的追逐場面,為平淡的劇情帶來一陣刺激。可惜設計上變化不多,兩場追逐戲都是單純地一個追捕一個逃跑,欠缺逼切性之餘亦頗為單調。去年的動作片《叛諜追擊3》之所以經典,正因為她從首幕倫敦火車站到之後摩洛哥的天台窄巷,都不單止兩個個體的追逐,而是牽涉多方勢力的較勁,追與逃的角色更會不時互換。但《追擊者》,於我看來,只是將一個本來非常簡單、僅需三兩秒便可完成的拘捕過程稍為延長了點,談不上精采。

至於正浩進行的所謂明察暗訪,既無法搜羅能將永明定罪的證據,亦無助找出美珍的位置所在。最後還是要憑永明意外遺下的一束鎖匙,使其手下能到特定區域內的住宅大門盲目亂試。坦白說,這樣破案隨機性太大,編劇要你生便生,要你死便死,不是一齣高質警探片該採用的橋段。結局美珍單憑一己之力逃脫,更顯得先前的搜捕行動多餘。

當然,以上各式各樣的批評都可以推諉於電影標榜的真實感,畢竟警方不可能每次出動皆有收獲,漢尼拔此等高智罪犯更加是世間罕有。然而撇開上述幾點不談,真正使我敗興而歸的,其實不在劇情走向不夠曲折離奇,而是在於電影的感染力問題。導演在片首向觀眾介紹了三個角色:一個妓女連環殺手、一個曾任職警察的馬伕、一個為養家糊口而被迫從娼的單親媽媽。可是看過整齣片子後,我對眾主角的認知依然停留在這層面。一個將所有篇幅都集中在一日之內的故事,觀眾根本無從認識他們的背景。結果,無論正浩表現得怎樣七情上面、歇斯底里,電影總是未能達到扣人心弦的效果,仿佛觀眾與主角之間存在著一道牢不可破的隔閡。

公式之所以能成為公式,是因為累積了前人的經驗,才會引來仿效者眾。《追》一心顛覆公式,另行闢徑,效果卻未如人意。除了幾位主角演出精湛,攝影剪接乾淨利落之外,其餘方面──特別是那粗糙簡陋的劇本──根本不值一哂。有時懷疑,此片能在韓國本土獲得影評界一致讚好,票房又爆冷大賣,是否意味著韓國人對當地政府以至警隊的顢頇無能已到達容忍極限,所以才會對這齣貶低官府形象的電影趨之若鶩,藉此宣洩不滿?

過譽的《追擊者》。

評分 : 6/10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解讀《眼前的生活》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2008)


內含嚴重劇透,請自行反白

上篇(不含劇透) :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 (2008)

因電影分成「十五年前」與「十五年後」兩個時空,故下文將以各自的演員名稱代表不同年代的Diana,以茲區別。

1.英文片名《The Life Before Her Eyes》其實是源自「My life flashed before my eyes.」這句說話。西方傳言,一個人臨終前,他的一生會於他眼前掠過。不過電影中的Diana更厲害,不止過去,連未來的生活也一併出現。即是說,Uma Thurman (成年Diana)從未真實存在過,她所有事蹟都是在Evan Rachel Wood (17歲Diana)腦海中發生。順帶一提,IMDB Board上有不少網友投訴片名揭穿了結局。

2.當持槍者Michael第一次質問Wood:「But if I don't kill you, then who should I kill? 但如果我不殺你,那我該殺誰?」,Wood啞口無言,並甩開好友Maureen的手。但受到Paul Mcfee教授有關「良心」的演講所啟發,內容提及:「人需要運用想像力來策劃自己的將來,希望藉著想像力,能於當前一刻,作出可在後世修成正果的抉擇」,Wood因而幻想十五年後的她會過著怎樣的生活。直至片末,她終於洞悉自己生還可能帶來的後果,所以面對Michael同一條問題時,手握得更緊,堅定地回應:「Shoot me.」,將生存機會讓給更高尚、更配得起的Maureen。

3.Thurman成為了藝術科教師,普遍學生反應冷淡,唯一看重的學生是Anna。不止學生反應,連她倆的一席對話都是從早前Mr. McCleod的課堂中倒模過來:McCleod稱讚Wood擁有天資,但需要轉變一下角度;Thurman則指Anna的潛力比她想像中還要高,有資格考入四年制大學。Anna拒絕機會,解釋她不打算離開鎮上的男友,因為人生太短暫了。此處的Anna既象徵著Maureen選擇留在鎮上的取向,同時讓Thurman看見自己昔日的影子。片初Wood說她們已到達結婚的合法年齡,Maureen回應:「或者我們應該先上大學」。反映Wood信奉不顧前程的享樂主義,Maureen則處處心思熟慮,為未來設想。

4.離開Briar Hill小鎮是Diana一直以來追求的夢想。在夢境裡,即使當上了教師,也不忘向學生灌輸這個觀念。「You may think you'll never leave this town, but you just have to give it a chance. 你或者認為你將永遠離開不了這城鎮,但你只需要給它一個機會」這段對白意味著Wood知道自己終日耽迷玩樂,以她這種成績,是不可能考上大學,離開Briar Hill的(幻想中的Thurman果然留在鎮內)。此外,她還受到另一種生活態度的衝擊,原來不是所有人都眷戀大城市物質生活的。Wood經常揶揄Maureen終生只能留在Briar Hill湊仔,但Maureen毫不介懷,她認為只要與心愛的人(Nate)過著簡約平凡的生活,即使留在Briar Hill,已很滿足。相反,Wood清楚男友愛她只是因為她得17歲,她是不可能擁有像Maureen般幸福美滿的生活。

5.Thurman曾向丈夫抱怨過,Emma年紀少少便遺傳了自己的反叛基因,活像她年輕時的寫照。之前Wood因傷人被捕,Diana母親到警局保釋她時便下過命令:「You have two seconds to wipe that smirk off your face. 你有兩秒時間擦掉臉上的笑容」,當時Wood漫不經心地以粗口回應。後來這句對白再度出現,是在Thurman給女兒氣壞時衝口而出的。她才體驗到自己年幼時的頑劣行為,為母親帶來多少重負,也諒解母親的憤怒是不無道理的。

6.在進入洗手間前,Maureen曾講過凍乳酪為她帶來第二次約會,Thurman請Emma吃乳酪,就證明她有多疼惜女兒。可是Emma對此毫不領情,並直指Thurman憎恨她。這句對白當時聽起來似乎不太合情理,不過當觀眾得悉Wood曾做過墮胎手術,便知道這其實代表Diana一直飽受打掉胎兒的內疚感煎熬,所以幻想中的Emma才會指責Diana因憎恨她而親手殺死她。而這控訴亦未必是毫無根據的:Wood討厭小孩所以不喜歡到公共遊泳池,並且認為小孩是阻礙她逃離Briar Hill的絆腳石。

7.Wood是個反叛青年,對基督教素來抗拒,寧在教堂外等候Maureen,也不願參與主日崇拜,甚至藉引用母親的話來嘲弄Maureen出席分享神蹟的聚會。直至她把胎兒打掉,對此深感內疚,所以才會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主張Emma入讀教會學校。鑒於Emma在夢境中是Diana的縮影,這可視為她潛意識下希望生命能從頭來過,並避免重蹈覆轍(婚前性行為、墮胎)。其後Emma因為在學校到處東躲西藏而要見家長,修女指她disappears and hides,則可理解為Diana心裡的另一股勢力,催促Wood不要再躲進夢境,逃避現實(詳見9.)。

8.Thurman因為目睹丈夫偷情,一時失神而發生交通意外。片尾再次flashback,發現那位 「第三者」原來就是Evan Rachel Wood。這說明了片頭Wood談及那位被她塞爆留言信箱的professer其實就是Paul Mcfee,較早前他與Thurman在門廊的對話也透露了,他倆是在Diana年輕時候認識的。Paul在現實中很可能早有家室,因此Wood認為假如她於事件中生還的話,便大有機會破壞對方美滿家庭。由於是夢境,Paul Mcfee的外表沒多大轉變,也正好解釋了早前Thurman雖然貴為中學教師,卻依然受到Emma學校的修女所輕衊。「Is it possible that nothing changes in this town?」「Except you.」

9.緊接Wood觀看演講一幕,Thurman憶起當年Maureen說她兒時很愛在雨中逗留,發覺有些花會遭受風雨催殘,有些卻能在雨後開得更加燦爛,若有所思地說了句:「I have to go.」。照字面解釋是指她決定要出席槍擊案的十五週年紀念會,但也可解作她必須要離開,捨身成仁──這個靈魂終於意識到不該留戀眼前生活,選擇回到自身軀殼,面對現實中的生死抉擇。她在班房裡屬於自己的座位擺上了鮮花,只是臨走進洗手間之際,因學校致電通知Emma的失蹤消息而打斷。最後Thurman於森林中尋獲女兒蹤影,Emma不停哭喚著母親的幫助(懇求Diana不要打掉她),但因另一邊廂Wood在墳場找到Emma的墓碑,令她意識到Emma只是心中幻想,故Emma突然在面前消失。而儘管Diana早已立定心腸要犧牲,可Thurman死前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說了句「No.」,顯示墮胎事件是她一生中最大遺憾。

10.最後重提一些鮮有人留意的瑣碎細節。

Diana初時不屑Maureen:「I know that you and Nate are gonna have eight kids and be one of those perfect creepy Christian families that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後來變成祝福Maureen:「I know that you and Nate are gonna have eight kids and be one of those perfect families that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1.
Emma跟Thurman猜C字開首的字謎,Thurman先後猜了Child和Car,最後答案是Cougar,三樣都是貫穿全片的元素。2.Emma收看電視放映的動物紀錄片,旁白指美洲豹會一直伴隨著兒女,直至牠們長大成人為止。我想美洲豹大概象徵著Diana的母性吧。3.歌曲《She's not there》於片中三度響起,「She」應該是指Emma,難怪觸痛Diana的神經,要求轉台了。4.Maureen向Wood道歉那幕,正是在Thurman家門口發生的。5.片初Wood說打過百次Mcfee的電話都給轉駁到留言信箱,後來Thurman在乳酪店拖走Emma時嘗試打給Mcfee,果然又飛去留言信箱。6.Thurman為女兒唸過童詩後,嘆了句:「Why does it have to be that one? 為什麼牠要成為(犧牲的)那一個?」接著鏡頭轉到一隻雀鳥屍體倒在地上,喻意Diana的死亡(Mr.McCleod提到的白努利定律)。7.「I don't deserve this. 我配不起」Thurman在床上低泣著。由初時質疑為何她要犧牲,中段開始覺得自己配不起這個生還機會,到最後「I have to go. 我要走了」。Diana於夢境經過三階段,終於完成歷練。

《完》

此片解夢的邏輯和思路都像極《Mulholland Dr. 失憶大道》,可是David Lynch的編排手法顯然高明得多了:先是夢境佔了前大半,最後半個鐘則回歸真實,讓觀眾有時間消化之餘,亦加強了主角美夢破滅的失落感覺。再者,《失》打從第一個鏡頭已瀰漫著詭異的超現實主義,加上導演過往作品的風格,觀眾心知不必過份認真看待影片。然而《眼前的生活》(表面看起來)卻是正常不過的抒情作品,是關於Thurman克服夢魘的故事。將真實與夢境兩條主線平行對剪,到最後才揭盅原來有一大半情節都是幻想出來,那根本就是欺騙觀眾。

Twist Ending從來只適合Thriller或者Horror類型,因為它們追求的都是震撼觀眾,配起來自然相得益彰。但對於《眼前的生活》這類character study為主的劇情片,由於Twist意味著一定程度的資訊隱瞞,兩者肯定會互相排斥。果然,隨著Wood戲份漸重,Thurman淪為配角,一大堆毫不連貫、毫不重要的零碎片段開始不按牌理出現,看得人頭昏腦脹。直至片末兩個時空開始交疊,真相浮現,才重新拾回方向。

為了將「未來是夢境」這真相押到最尾,首次任職編劇的Emil Stern在劇本剪裁上可說是完全失了方寸,甚至連墮胎事件──這個促使Diana改過自新的催化劑──都給刪剪到體無完膚,體現不出Diana墮胎前後的心態轉折以及痛楚。在片中,我們更常看到的是Diana與Maureen無關痛癢的對話,無助於建立兩人深厚且可信的友誼,使觀眾為後來Diana犧牲而感動。其次是角色塑造的問題,Diana真是個盪婦(slut)嗎?Maureen又真是個全然地單純善良的虔誠基督徒?以上是兩個導演再三強調的觀點。的確,她們經常就截然不同的生活取態起爭拗,但在行為上卻無法突出兩人的差異。Diana男友也猶如失蹤一樣,難怪看不見她slut的一面。

Melodrama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達感情,不是猜啞謎,不是越把電影拍得艱澀難明就代表技藝越高超。縱然片中每一條線索都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讀,但電影不止是要讓觀眾理解,最重要是令觀眾感受。由於劇情上種種的重心失衡,缺乏真實情節的基礎支持,例如Diana母親僅在現實中偶爾瞥現,觀眾單靠夢境推斷出Diana對母親的愧歉之情,自然難引起共鳴。

故事意念上的先天缺陷注定了電影的失敗,但單純因為上述各種過失的話,對此片的批評頂多是不感人和混亂而已。真正令她惡化成「災難」的,是James Horner為電影創作的配樂。敢情是導演Vadim Perelman食髓知味,繼前作《House of Sand and Fog》後,再度起用同一風格的配樂。問題是,《眼》片的故事不像《House》具備足夠份量配搭這種陰沉不安的配樂:Thurman倖存後所背負的陰影是虛構的、Wood在遇上槍擊案前,過的只是一般青少年的悠閑生活、夢境中又充斥著大量有頭沒尾的超現實情節…統統都不如Perelman所想般撼動人心,過火的配樂只會使人倍感煩厭。

失控紊亂的敘事加上刺耳配樂,觀看《眼前的生活》簡直就是精神折磨。中間過程不享受、不感動、不知所云,就算結局讓你解得通又如何?

評分 : 2/10

剛看了篇一針見血的影評,在此節錄最精要的一句:
Although the ending tricks us into thinking everything now makes sense, it fails in making us think we have seen a good movie. - Bill White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電影]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 (2008)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
IMDB Link User Rating: 6.7/10 (2,341 votes)
RT Link 26%好評 平均分 : 4.6

其實早在烏克蘭裔導演Vadim Perelman備受讚譽的處女作《House of Sand and Fog 塵霧家園》於零三年上畫時,就已經有少數影評人批評導演的處理手法,在強行催谷觀眾愁緒──一份電影根本不配的愁緒。畢竟片中一切悲劇皆源於主角不拆郵件的習慣,那麼眾主角的遭遇自然顯得愚蠢和可以避免;以致配樂越是在情感上加壓,演員越是演得歇斯底里,反而越起反效果。

雖則如此,我也不至於要全盤推翻導演為《塵》所創立的功績。當時Perelman在廣告界正吃得開,電影商多次向他提供執導機會都被其悉數拒絕,等的就是一本看得上眼的小說。最後他在精挑細選下選中《House of Sand and Fog》作為首次躍登大銀幕的改編題材,影評界的正面迴響證實他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憑藉不落俗套的劇情設計,深刻探討個人、家庭,如何受到資本(美國夢、物質、虛榮等)所侵蝕,發人深省的議題促使她從云云作品中脫穎而出。可是,當Perelman遇上了全無實質內涵可言的《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眼前的生活》,卻依然以固有風格去處理,其弊處終於表露無遺。

電影主要由兩個時空所構成:Evan Rachel Wood飾演的十七歲女孩Diana,其後遇上的悲劇令她多年來也活在陰霾,亦即是由Uma Thurman所飾演,十五年後的她。既然Wood是已成事實的因,Thurman才是果,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坦然面對過去,照道理應該是戲劇重心才對。然而Thurman的戲份並不多,真正主角其實是十七歲的Diana。

Diana的行徑跟普通青少年並無二致。她會躲在學校更衣室吸煙(她的同學早已見怪不怪,在美國大概是平常事吧)、課堂內傳紙仔,但《眼》片卻不像Teen Movie般吵吵鬧鬧,讓(年輕)觀眾從中得到娛樂和代入感;而是運用配樂、收音和攝影來凝造不安氣氛,Diana(某程度上代表了導演的看法)也處處流露不屑同儕的神情。假如她真要為昔日的反叛行為而感到內疚,以她這種年紀,其懺悔對象想必是家人吧?卻不然,其母只在保釋Diana的兩個場景偶爾露個面。其次,她(在銀幕上展示)的行為真是如此十惡不赦嗎?我們更常看到的是她與一位循規蹈矩的基督徒(對,導演是以宗教背景來釐定一個人的好壞)好友到處遊盪閑聊的生活片段,而非讓觀眾認識其叛逆頹廢一面。

由於角色戲份分配嚴重失衡,Diana的母親與男友出場過少,致使電影的情感基礎打得奇差。不,正確來說,應該是毫無基礎才對!再者,《塵》至少有個thought provoking的前題,即使後三分一墮進了荷里活melodrama的窠臼也無傷大雅;相反,看畢《眼前的生活》之後,僅能勉強歸納出「人生苦短」之類的老掉牙道理。她由始至終都只是純然的melodrama,一齣無法感動人的melodrama。缺乏感染力當然不是罪,但看著兩位主角經常無理地哭哭啼啼,加上那個跟畫面毫不搭配的沉鬱配樂,詭異得像看鬼片一樣,簡直就是精神折磨!

人們都希望這次失敗只是偶然,寄望導演今後能夠重振聲威。相反地,我倒認為前作的成功才是異數。只要導演繼續任用James Horner為電影配樂,繼續執迷於過份繃緊的戲劇處理,失敗作還是會陸續有來的。

評分 : 2/10
很痛苦的觀影經驗…只適合被虐狂收看

下篇 (含劇透) : 解讀《眼前的生活》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2008)

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電影] Married Life 婚姻生活 (2008)


Married Life 台譯 : 第四者
IMDB Link User Rating: 7.0/10 (1,104 votes)
RT Link 58%好評 平均分 : 6

靠旁白講故事的電影不少,如《東尼瀧谷》、《Little Children》等,便是倚仗一把完全抽離的畫外音,訴說主角的內心想法。前者是因為主角生活離群,想法無路可訴;後者是因為想法太私隱,而且「壓抑」本身就是該片的主題。可《婚姻生活》卻選擇由片中角色Richard(Pierce Brosnan飾演)以回憶方式敘述,但偏偏佔戲最重的主角不是他,而是他的好友Harry(Chris Cooper飾演)。

一齣由四個角色交織而成的群戲,居然交由一位既非全知、亦非主導的角色兼任旁白,下場是不難想像的:主角們大部份時間都只見行為,不見動機;戲份最少的兩位女角,就更難理解她們的心態。此片不是要探討「婚姻生活」嗎?莫非這才是編導的原意,以男性角度,說明人們根本就無法得悉枕邊人的所思所想?

結果,一眾主角成為了扯線公仔,純粹為成就一個曲折糾結的故事來娛樂觀眾,完全忽視他們為何要結婚、何以會見異思遷等核心問題。最讓人感奇怪的,是片初聲稱對婚姻免疫的花花公子Richard,最終也無可避免地要結婚;也就是說,Richard在經歷這一切左瞞右騙後,反而對婚姻改觀,肯定了婚姻的意義和價值。既然電影不是在挖苦愛情,也不是要否定婚姻,那到底這個巧手堆砌而成的虛構故事,志在帶出什麼信息呢?片末Richard不知所云的結語,沒有為我帶來解答,只留下更多的疑惑。

總括而言,這齣黑色喜劇只停留在諷刺的層面,沒能夠好好利用手上的議題,挖掘得更加深入。在蜻蜓點水式的心理描寫之下,再流暢的敘事,再精緻的美術佈景,也不過徒具空殼。所以在此奉勸一句:觀賞《婚姻生活》前,千萬不要看任何劇情簡介,也不要看Trailer,否則連僅餘的觀影樂趣都會失去。

評分 : 6.5/10

在RT看到最抵死幽默的一句話短評:
It's only about as interesting as...married life. - Richard Corliss ,TIME Magazine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赤壁》短評:甘寧何以作甘興?


今年暑期唯一華語大片《赤壁》甫上畫,馬上就招來各方《三國演義》忠實擁躉猛烈抨擊,指電影劇情與原著及史實不乎云云。最落人話柄者,當然首選中村獅童飾演的「甘興」。戲中提到「甘興」及其部下皆出身江洋大盜,指的分明就是錦帆賊甘寧,何以要改名換姓,不敢以真名示人?莫非是負責資料搜集的部門偷懶,誤以為「甘興霸」可以縮寫為「甘興」?

若然閣下真這樣想的話,那實在是太看小吳大導了

假如
《赤壁》隻字不換以「甘寧」之名上映,屆時有位甘姓人自稱是甘寧第廿八代後人,看見吳大導找來一位貌似長期便秘的日本仔祖先,貶低其形像,引致心靈受創,向電影公司追討千萬元賠償,那該怎麼辦?早前李連杰擔綱的《霍元甲》被告上法庭,正是先例可援,足證這並非天方夜譚

又萬一有內地糞青指責吳大導為迎合日本市場,甘願任用小日本繹曾百騎劫曹營的一代中國名將,是漢奸行為、出賣民族尊嚴、傷害偉大祖國人民感情須知臨近北京奧運開幕,若糞青們發起杯葛日本隊,又要勞煩外交部劉建超同志急忙澄清中日關係友好依然,搞到阿爺怪罪下來,那又豈是吳大導一人擔當得起的罪名

所以本人在此作出含淚勸告,懇請各位愛國愛港人士不要再狙擊《赤壁》了。吳大導此一改動雖小,可背後絕對是費煞思量,用心良苦啊。

[Indie '07] Bella 美好的瞬間


Bella 美麗‧人生 (台灣影碟譯名 : 美好的瞬間)
IMDB Link User Rating: 7.4/10 (4,907 votes)
RT Link 46%好評 評分 : 5.6/10

坊 間廣傳的好口碑(真的只限坊間,看看IMDB跟RT Rating相差多遠便知)助此片在美國票房保持韌力,最終獲得超過八百萬美元不錯的成績。故事講述一名餐館女侍應Nina因屢次遲到被炒,男主廚 Jose出於同情,遂邀請她一起同遊散心。他倆的遊歷經過佔據了電影的主要篇幅,然而成果卻不如預期般清新可人。最礙眼的,莫過於Jose那纏繞不息的沉 痛過去,在法理上和情理上都說不通,有點自找罪受的感覺。而且這種「拋棄過去,面向將來」的橋段需要長時間才能突顯主角的心路歷程,對於一齣絕大部份劇情 都發生在一日之內的電影來說,顯然並不適宜。

電影的宣傳標語:One Day Can Change Your Life.,著實是高估了「一日」的影響力。兩位主角經常眼泛淚光、愁眉苦臉,惟觀眾對他們的生活背景所知有限(Jose跟Nina本身認識也不深),只 靠言傳,難以意會,反而多愁善感得使人感到膩煩。再加上不斷惡言相向的躁狂上司,連Jose雙親都是一副無理取鬧的斥戒口吻,真的很惡頂。

隨 著劇情一直發展下去,就更發覺不對版。無論是男主角的過去、女主角面對腹中塊肉的去留猶豫不決、以至後來拜訪男主角家人,一切情節對話都是在圍繞著墮胎抑 寄養的問題來兜圈,彷彿這齣電影只是為了反對墮胎而生的宣傳機器。觀乎電影在港的發行手法,既邀請牧師評析電影,又提供團體包場…凡此種種,皆印證了我的 推論:這根本就是一齣耶教宣傳片。有別於一般的福音電影,《美麗‧人生》意不在宣揚或者彰顯「神愛世人」等信息,從心靈上感化觀眾,導人信教;而是像一個 推廣教條的洗腦課程,於九十分鐘內不停在報讀者的耳邊硬銷:「不要墮胎,不要墮胎…」,這甚至蓋過了每部電影開拍時,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動機──拍一齣好 戲。

作為一位非教徒,《美麗‧人生》實在沒任何觀賞價值可言。

評分 : 3/10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電影] Nim's Island 魔島傳奇 (2008)


IMDB Link
User Rating: 6.1/10 (2,778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48% 好評 平均分 : 5.6

導演 : Jennifer Flackett, Mark Levin

再一次被宣傳誤導。原來所謂《魔島傳奇》一點也不魔,島上既沒有妖魔鬼怪,亦沒有尋寶探險,只有一個科學家Jack與他十一歲的女兒Nim在島上過著平凡簡樸的生活。事實上,片中除了一班善解人意、會踢球跳舞的動物外,其餘情節都真實得很,Jack平時愛做研究發掘新物種,Nim則跟她的動物朋友遊山玩水,閒時還可以讀書上網,消遙到不得了。

海報也有點騙人的成份,海盜船是捏造的,揮劍比武的場面從未出現過,至於憑藉《戰狼300》一片飛黃騰達的Gerard Butler,實質是演個文質彬彬的生物學家,海報上的造型不過是Jodie Foster筆下的一個小說人物,在片中以Gerard Butler的實體化型像出現而已。海報上堆滿了刀劍、飛機、海盜與冒險家,無非都是片商的商業考慮,嘗試凝造一種《魔盜王》和《奪寶奇兵》比較大人的感覺來吸引青少年客源吧。

雖說是套兒童電影,其實《魔島傳奇》還蠻富娛樂性的,基本上由片頭Nim獨白介紹她在島上的生活開始,電影便一直未停過,甚至略嫌節奏有點過快。後來因為Jack要趕緊出海捕捉原生動物,留下Nim獨自一人於家中,但碰巧遇上了暴風雨,以致船身入水桅杆斷裂,在海中心漂浮幾日仍然未能返家。與此同時,患有離家恐懼症的小說家Alexandra Rover(Jodie Foster飾演)為了筆下歷險小說Alex Rover的結局追求靈感,經電郵請教Jack這專家有關火山的疑問。

Nim在Jack離家期間負責代理他的電子郵箱,誤以為對方就是小說中那個冒險家Alex Rover,所以便向她尋求協助。Rover不忍心丟低Nim一個,決定不惜上山下海都要前往孤島,已經隱居多時的她跟自小在野外長大的Nim形成極大對比,相映成趣。但找來Jodie Foster飾演就感覺有點角色錯配,眾所周知Foster戲裡戲外都是個女強人,看慣她在電影中獨力鬥惡匪,突然變成一副神經兮兮的模樣,實在難而投入,而且缺乏喜劇感的她也演得有點吃力,特別是跳非洲舞那幕還真頗令人無奈。

Rover要對抗她的離家恐懼症,Jack正在埋首維修船隻,安在家中的Nim也得幹點什麼吧?故事就安排了一批疑似海盜「入侵」Nim's Island。為什麼是「疑似」?因為在超乎現實的海盜造型底下,原來只是一班船員舉辦旅行團,恰巧選中了Nim's Island作目的地。不過Nim還是想盡法寶要嚇走他們,於是找來一班可愛的動物朋友大顯身手,弄得旅客們人仰馬翻;這些橋段似乎已成兒童片的必備元素,可是船員們並沒有為謀暴利破壞自然生態,她又有何資格去霸佔這孤島呢?而唯一有對白兼出鏡最多的旅客,一家三口都是肥佬肥婆肥仔,一貫不運動、好食懶飛的城市人形象,企圖正常化主角的自私行為。她可不是《寶貝智多星》要捍衛家園,趕絕匪徒啊。作為一齣兒童電影,不一定要有正面信息帶給觀眾,但至少也不應該宣揚錯誤的價值觀吧?Rover一片好心趕來營救卻被Nim所攆走,原因居然是她不想其他人踏足這個屬於她的島嶼。其實,本身將孤島以她命名做Nim's Island就顯示她充滿佔有慾。

最讓人氣餒的地方在於結局:Rover為了拯救Nim而進行的歷險過程佔據了電影大部份時間,但對主劇情卻無丁點影響──翌日所有難題迎刃而解,根本Rover到步與否也無關痛癢,反而因不適應荒野生活要靠Nim照顧。亦因為電影長時間分成三條主線,Rover到達後在島上只過了一晚就完場(佔片長不足十分鐘!),不存在任何角色之間的交流或者心態轉折,以劇情片的角度來看這是絕不合格的。不過兒童電影嘛…標準自然比較低,只要夠娛樂性就收貨了。這方面《魔島傳奇》總算拍得爽快,不會有悶場,如果認識並喜歡這三位演員的話,就更加是賞心樂事。只是沒有奸角之故,欠缺高潮的收尾有點突然,未必能滿足成年觀眾,入場前大概要先有心理準備。

評分 : 6.5/10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電影] Reservation Road 復仇之路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6.7/10 (3,434 votes)

RottenTomatoes Link
36% 好評 平均分 : 5.2/10

編導 : Terry George
合編 : John Burnham Schwartz

又一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再度證實荷里活創意枯竭,只能從其他媒介抄橋。能獲得荷里活賞識,首要條件當然是情節要夠引人入勝,像《達文西密碼》、《華麗孽緣》等小說更加省了蒐集資料的功夫,被電影界看上只是遲早事。即使電影版最終因為材料過盛而弄得走馬看花,也不過製作人未夠班所至,不能否定小說的潛力。但像《復仇之路》這麼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搬上大銀幕的價值。是為了證明《21克》導演作了個正確的決定嗎?一齣同樣多線構成、同樣靠手槍了結的車禍電影,原來在敘事按時序排列之下,會單調得味如嚼蠟。

電影以兩個互不相干的家庭作開端,Dwight(Mark Ruffalo飾演)在欣賞完球賽,送兒子回前妻家的途中,於保留路(Reservation Road)不小心撞死Ethan(Joaquin Phoenix飾演)的兒子,並且不顧而去。Ethan對兒子的逝去一直未能釋懷,決心找出真兇,從此展開他的復仇之路。

其實觀眾不難猜想到後續劇情,尤其在得悉Dwight乃律師後,就深知Ethan必定會找上Dwight的律師行幫手查案,最後又必定會發現Dwight就是真兇,繼而報仇。電影一百分鐘的片長本已不敷應用,還要一分為二,強將兩條主線拼湊,就更顯得造作了。Ethan找上Dwight幫忙,Dwight前妻原來是Ethan女兒的音樂教師,Dwight兒子又認識Ethan…試問機會率有多大?Dwight這個角色也是典型的荷里活設計,離婚、與兒子關係好又有共同運動興趣、撫養權落入前妻手中,早在《翻生侏儸館》、《敵對同謀》等見識過,毫無新意。

除了劇情過份巧合無新意之外,導演亦沒能夠從故事中發掘道德、命運、仇恨與寬恕等更深層的意義;缺乏一個能夠緊扣兩組家庭的命題,使得原本可以大有作為的劇情片淪為一套陳腔濫調的肥皂劇。更糟的是,此片犯下了荷里活電影最大陋習,就是生怕觀眾叫悶,於是將每分每秒都塞滿對白,要不然就用配樂填充,總之就不能讓電影停下來,不容許觀眾沉澱一下思緒。一個千篇一律的故事主幹,一個敷衍了事的改編劇本,即使演員們交足功課,在導演類似電視片集的處理手法下(例如Dwight初會Ethan時的手搖鏡),只見幾位主角不停情緒崩潰的零碎片段,觀眾卻無法親身代入角色感受。

此片打著《盧旺達大飯店》導演的招牌,又放在年尾上映,最後在眾多影評人協會與頒獎禮中居然連半個提名都沒得到。敢情是導演太過側重Thriller而輕視了劇情,根本無法滿足目標觀眾和影評人的胃口。諷刺地,這少量Drama加半茶匙Thriller的混合物,也託賴著荷里活,才未至於陷入如《愛住巴黎》般毀滅性沉悶的宭境;加上幾位主演出色的表現,《復仇之路》還是可以一看的,但就不要期望有任何創新或者發人心省的內涵了。

評分 : 6/10
不如看《The Son's Room 生命中的最痛》《21克》《Ordinary People 普通人》好過。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電影] Hunting and Gathering 愛.住.巴黎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6.6/10 (1,531 votes)

原名 : Ensemble, c'est tout
編導 : Claude Berri
獎項 : 奪得法國凱撒獎最佳男新人,提名改編劇本、男配角

香港譯名依然樂此不疲地在中間強塞幾粒豆鼓,《愛.對抗》、《愛.面子》、《如果.愛》、《十分.愛》、《野.良犬》、《愛.誘.罪》,最新代表還有《破天.慌》…嘩,真想講句「玩.夠.未」?不過香港片商為間隔號帶來全新用法,奠下新中文重要基礎,應記一功。如此看來,香港文化沙漠之惡名應可去除,直情要更名為創意綠洲,真要多得一班「創意」人材開創語法先河。

話說回頭,柯德莉塔圖主演的愛情片,在小眾電影界一向有叫座力。一部接一部的法國片公映,需知外語片在港的市場不斷委縮,逆市企硬殊不簡單。這齣新作改編自暢銷的同名小說,原法文名Ensemble, c'est tout的意思為 Together, that's everything!,即「只要在一起」。講述的是清潔女工Camille (Audrey Tautou飾演)在機緣巧合下與兩名男生同居,彼此相助而找到了各自的人生目標。對,劇情毫不新鮮,在云云同類之中,成績亦屬低下。

Camille選擇這份職業不知是為了鬥氣還是拒絕步母親後塵,在她倆幾次餐聚中,看得出一身珠光寶氣的母親完全瞧不起當清潔工的女兒。不過電影始終沒有明言她跟母親以至整個家族的關係,這或多或少削弱了感染力。最後她因為瑟縮於天台閣樓而患上感冒,獲鄰居Philibert (Laurent Stocker飾演)邀請到家裡暫住,因而認識了Philibert的室友Franck (Guillaume Canet飾演)。Franck雖然身為廚師月入二千歐元,但在支付外婆療養院的住費後亦所剩無幾,而且視每周一要探訪外婆為負累。Camille剛跟他相處時偶生拗撬,但逐漸地了解對方過去,原來Franck從小長大自一個破碎家庭,兩位同是天涯淪落人當然註定成為一對。

無論是海報佔的比重,抑或靚仔配靚女的電影定律,都心知Camille不會與口吃的Philibert變成情侶。但男女主角全靠Philibert牽引,過了三分一片長才首度碰頭,這麼快便將Philibert拋諸腦後,處境不是有點尷尬嗎?電影卻沒當這麼一回事,兩人關係繼續以驚人速度發展。大概編導在題材取捨時沒考慮過這點,可不是所有觀眾都看過原著的,我還以為會演變成兩男爭一女的鬧劇,誰知Philibert愛上的居然是個連出場也不多的戲班同學。



Franck年紀老邁的
外婆在醫院一直喊著要歸家,最後連外婆也搬到寓所裡,故事主題不言而喻。身為貴族後代的Philibert於片初不小心打破刻上家徽的餐具,正是喻意他們破舊立新,開始融入另一個新家庭。但很可惜,事與願違,四人的soulmates關係不深刻,無論是在生活態度抑或職業生涯上,都看不出起了什麼變化和影響。尤其是Franck那個餐館夢,實現夢想很多時都是電影的主題,但這裡選擇輕輕帶過,結局也過於草率兒戲。結果只得Philibert一個有真正著手追尋理想,然而後段不以他作重心,只有偶爾在家中練練聲演演戲的鏡頭,他的戲班女友更乾脆不著墨。

OK,我明白,又是靚仔配靚女的電影定律嘛,為了賣錢,焦點都一定落在兩位主角身上。可是這種現代都市愛情片,不會有為世所逼的生離死別,必需夾雜著喜劇成份才能賴以維生。偏偏《愛住巴黎》半個笑位也沒有,把原來輕鬆自在的談情戲份都弄得枯燥乏味。拜託就加上一兩句搞笑的俏皮話吧,哪怕是為了討好觀眾還是討好女角,反正兩者都不希望見到、更加不會愛上一個大悶蛋。兩人刻板沈悶的生活,跟搬進這個安樂窩之前相比,沒見得有多大差別,也肯定未至於要墮入愛河。正因為這對戀人缺乏刻骨銘心的事蹟,當要各散東西時,也無法達到戲劇高潮。就是如此,影片由頭一直平淡到尾,沒驚喜、沒高潮、沒感動,我生命中的九十分鐘也伴隨著一去不返。看過多部柯德莉塔圖主演的電影,就以這部質素最差。劇情發展在預期當中,執行效果卻遠不如理想。

一個潦倒藝術家、新一代的同居觀念(開始不再新),故事背景還要設在巴黎!單是這點就已經夠浪漫了。電影把所有元素都集齊,到底錯在哪裡?大概,是因為片中的優皮士格調跟兩位主角艱苦刻板的生活格格不入吧。跟平時看慣的光鮮亮麗的巴黎不同,此片刻意關注低下階層,同時不齒城市人冰凍冷漠只顧自己。但將一條中產階級會work、帶點fairy-tale的浪漫片公式,放到這座殘舊的老公寓裡,反而顯得失去重心。究竟你想講Philibert突破溝通障礙Franck的餐館夢、還是他與Camille的羅曼史?Franck與Camille的家庭背景刻劃不深,外婆跟其餘三人互動又不多。當Camille主動引誘Franck發生關係,事後還聲言他倆純屬性伴,簡直完全違背了她那份踏實、為人著想的個性,兼有搵戲黎做的嫌疑。五百多頁的原著濃縮成九十分鐘的電影,劇情反倒顯得過份簡單,角色挖掘亦不夠深入,太多留白要靠觀眾自行猜想。

看看原著小說的內容簡介怎樣形容主角Franck:法蘭克34歲,廚藝了得,在一家大餐廳擔任小廚師,個性不壞只是有點自命不凡,講話喜歡帶髒字,沒啥朋友的他只喜歡和不同女生睡覺,每週會去看住院的老奶奶寶麗特。廚藝了得──可能吧。在一家大餐廳擔任小廚師──餐廳有多大?廚師又有多小?不見得。講話帶粗口──不清楚,可能已經字幕翻譯過濾。沒啥朋友──電影有展示過Franck的工作環境以及同僚關係嗎?只喜歡和不同女生睡覺──只有一次帶異性到寓所的經驗,沒可能將他定義為藉濫交麻醉自己吧?全文只得一句「每週探望外婆」是事實,連主角背景都遭到嚴重省略,更不用奢望兩位佔戲較少的配角能夠受到重視。必須再度強調,可不是所有觀眾都看過原著的!

當然,我並不排除有部份觀眾感情特別豐富,在網絡上甚至找到有留言指電影令他不禁眼泛淚光;但在我眼中,《愛住巴黎》毫不感人,感到的只有沉悶、委婉過頭和predictable。反正言情劇無法觸動人心的理由有很多,說也說不清,總之睇書好過睇戲就是了。

評分 : 2/10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電影]《暴劫現場》與《獵狐行動》(2007)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要點評《The Kingdom 暴劫現場》,就不得不拿近期上映的《The Hunting Party 獵狐行動》與他相提並論,畢竟兩片相似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兩批主角同樣大可留在美國安居樂業、悠哉遊哉,但為了報仇,決意自組小型團體勇闖紛亂的中東及中歐國家。《暴劫現場》中,四名探員因為有同僚於沙地阿拉伯殉職,於是極力爭取到當地調查真相兼殺死主謀;《獵狐行動》的主角Simon則因為女友在五年前一宗大屠殺中遇害,而找來昔日電視台拍檔Duck,一同追尋波斯尼亞頭號通緝戰犯The Fox的下落。《獵》片裡有一句對白曰:「Trust Nobody」 ,恰巧《暴》也有句相類似的宣傳標語「Trust No One」,以表達「美國人在異鄉」無人可信的處境,正好驗證了兩者性質雷同之說。唯一分別就是,一幫是專業的FBI探員,另一幫卻是手無寸鐵的戰地記者──這稍後亦成為兩片質素分野的主要因素。

以下是摘自《暴》港版影碟的劇情簡介:「美國FBI探員以身犯險深入現場調查,不過時間只得五天,他們必須爭分奪秒揪出幕後主腦,幾度抽絲剝繭,傅利等人鎖定目標人物巢穴所在,豈料敵方爪牙群起反撲,各人生命懸於一線.....敵眾我寡之下,他們又能否殺入重圍,成功緝兇?」這些簡介為求吸引顧客,往往寫到天花龍鳳,所以對此大多不以為意。但這些文章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寫出了顧客對該電影類型的要求和期望,簡而言之,就是怎樣才能構成一個觀眾眼中的好故事。所以當遇上了低質商業片時,越是探究文章,就越能突顯電影缺少了什麼。而今次《暴》最缺乏的,正是文中所吹噓的「爭分奪秒」及「抽絲剝繭」。

片中四名FBI探員聲稱要調查在沙地阿拉伯美僑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但一開始已假定了幕後元兇是一位從沒人見過其真身的恐怖分子頭目「咸薩」。那麼那些查案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抽絲剝繭」──老老實實,who cares?在現場水窪挖出一副擔架床,會有助找出真兇兼將其定罪嗎?盤問住在現場附近的民居又會有助警方找到「咸薩」匿逃的巢穴嗎?反觀《獵狐行動》,主角Simon將女友被殺的責任全數歸咎於當時話事人The Fox身上,不必搞多舊魚的證據搜索,只需追尋Fox身在何方,簡潔易明得多。加上三位主角只是記者,絕非打得之人,也沒有當地軍方支援,追查過程自然是驚險百出。

事實上,《暴》全片的大場面只得兩場,一是開端的美僑區恐怖襲擊,二是結尾在恐怖份子大本營展開的激鬥。中間真空的六十多分鐘,全由那些「抽絲剝繭」充時間,當然落得悶場連連。最後FBI在其中一名隊員被挾持之下,跟蹤敵方車輛,盲打誤撞闖進了目標人物的窩藏據點,展開激戰。這批暴徒認真戇居,明目張膽在公路劫持人質,用意為何?分明就是引領警方直搗黃龍嘛!而且這符碌結局使之前的劇情顯得十分多餘──還記得簡介中那句「幾度抽絲剝繭,鎖定目標人物巢穴所在」嗎?兩場大場面又不見得十分刺激,首場恐怖襲擊因為缺少了主角參與,由匪徒一面倒肆虐,欠缺警匪片一貫的「一方圖襲,一方力阻」所引發的張力,只淪為毫無意義的CG特技大匯演。至於結局槍戰則拍攝得充滿實感,這方面導演Peter Berg的確頗具師傅Michael Mann風格,但剪接過快而且淩亂,連一個地形或者佈局最起碼的概念都無法給予觀眾,只懂以快打慢,得個亂字。那無意識、發羊吊般的手搖鏡,更加是煩擾得直教人想吐!

作為一齣商業片,娛樂性不足,甚至令觀眾嗌悶的話,那絕對是天大的罪名。那麼追求劇情的觀眾又能否獲得滿足?很遺憾,答案是「不」。編劇Matthew Michael Carnahan除了撰寫《暴劫現場》之外,還包辦了上年另一齣後911作品《命運迷牆》。兩者故事同樣由一宗虛構事件引發,但《命》的假設並非子虛烏有,片中湯告魯斯指揮的攻擊計劃可視為過去六年反恐戰縮影,幾位主角亦代表著各界於整場反恐戰中所擔當的位置及立場,是套完全認真的論政片。而《暴》卻純粹為給予一個藉口,好讓美軍流落異地,順道玩一玩文化衝突。不過所謂的文化衝突全以四位美國人作中心,心帶歧視窺探別國文化,真是大美國得很,差在未有像《魔域奇兵》般將他們都醜化成生食蛇蟲猴腦的生番罷了。

當《暴》借用了反恐背景企圖為這齣動作驚悚片增添一點深度的時候,《獵》卻用盡全長100分鐘來帶出他的政治信息,不過荒誕和偏激得多。三位記者能夠生擒連CIA都找不到的頭號戰犯?「Only the most ridiculous parts of this movie are true」打從片頭已經先旨聲明,只有以一個最荒誕的故事,才能盡顯最荒謬的現況。尤記得幾年前的《No Man's Land 無人地帶》,裡面所描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即使不是無能,也至少是無用。《獵》也秉承了《無》的立場,不過今次除了聯合國之外,連英美法等國家也成為陰謀論的抨擊目標之一。原來一眾西方文明社會與通緝戰犯之間有利益輸送,刻意縱容才令他們依然消遙法外,真是信不信由你。

看《獵》感覺就像看米高摩亞的紀錄片一樣,只要你buy他的政治立場,就會覺得好看萬分;但假若你不能接受裡面所講的「真相」,就會覺得他的立論一面倒。特別因為《獵》是劇情片而非紀錄片,必然會被質疑內容的真確性,所以片末玩踢爆才是精華所在!至於不關心政治的觀眾,就肯定接受不了電影那荒誕不經的反高潮。不過最荒誕的不是影片內容,而是大陸網民居然將The Hunting Party譯做《狩獵聚會》,令人回想起Death Proof在大陸變成了《死亡證據》的搞笑事件。

《獵狐行動》評分 : 9/10
Terrence Howard:「You are not making any sense now.」
惹笑聯合國人員:「I know.I am the United Nations.」
如此具冒犯性的對白,相信會觸怒很多人吧。在我眼中,卻是趣味勃然。

《暴劫現場》評分 : 2.5/10
那介紹沙地近代歷史及與美國千絲萬縷關係的片頭已是全片最有可觀性之處,剩低的都是些典型到不行的cliched,甚為膚淺。雖說片末點出了永無休止地以暴易暴的悲哀,但表達方式很廉價,也肯定沒有某說法稱「令電影昇華了一個層次」那麼誇張。其實,我還覺得那段對剪挺矯揉造作的,真有人會毫不害臊地去追問別人耳語的內容嗎?尤其是在對方剛喪失親友之時,真奇怪…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Master of Cinema : 《神探》


這標題當然不是因為本人追捧杜琪峰與韋家輝而冠以他們「Master of Cinema」之名,其實「Master of Cinema」乃是英國發行商Eureka旗下一個類似Criterion Collection的經典影碟系列。而由於MOC推出的影碟無一不是大師名片,當中亦不乏年代舊遠之作,最近期的已經要數到1988年出品的奇幻動畫《Gandahar》,所以今次僅推出一年的《神探》都能夠列入MOC之選,成為編號第71,其受重視程度實在可見一斑。《神探》將先於七月在英國上畫,然後至十月才推出DVDBlu-ray

Eureka為《神探》設立的官網:
http://www.maddetective.com/

以下是由Eureka重新剪輯過的英國官方Trailer: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電影] Lions for Lambs 命運迷牆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6.2/10 (11,597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28%好評 平均分 : 4.8/10

導演 : Robert Redford
編劇 : Matthew Michael Carnahan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電影分成三條主線在同一時間下並行,單刀直入整場美伊戰爭的核心:執政者、傳媒、軍人,以及最重要的、代表著未來的青年。

由羅拔烈福親自飾演的教授Malley一如他在戲外的角色:Director,由始至終都代表著電影的立場,力圖將獨善其身的學生Todd(同時意味著觀眾)導回正途,那些「吞吞吐吐沒結論」之說當然就不成立了。Todd在政治系曠課連連,原來是因為厭倦了假腥腥的政客們而熱情不再,於是Malley提起了昔日他兩位同樣成績出眾的學生作例子。那兩個對美國夢仍心存寄盼的少數族裔學生,希望貢獻社會改善將來,選擇自願參軍,拼命為一個根本不是他們根的國家而戰;反觀那些生於斯長於斯、受盡好處的白人則躲於冷氣房內悠然自得,怎過意得去?然而,他倆對國家的熱情、忠誠、理想,卻諷刺地被政府所出賣,當成無謂的犧牲品送上前線,使得這兩名美國大兵最後彈藥用盡,憤然自殺,直至下一刻,援軍才殺到。兩人的下場正好映照美軍在伊拉克的處境:被孤立的軍人身陷泥沼,直至傷亡慘重政府才後知後覺推出補救措施,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Do you want to win the war on terror? Yes or no? Equivocation is defeat."

另一邊廂,參議員Irving向記者Janine發放獨家消息,透露美軍在伊拉克正執行的全新作戰策略,Janine則不停質疑計劃的可行性。而無論參議員怎樣巧言令色地推銷,抑或將反對其行軍策略和反對反恐戰獲勝兩者掛勾(愛國論慣常技倆,可見《命》真是美國過往六年的縮影),當前線敗陣的消息傳來時,所有謊言都給一一的戳穿。六年前曾經有份造就政府出兵,Janine遲來的覺悟,卻無力反抗早已對房間翳焗無動於衷的上司,被逼成為野心家的宣傳手段。片末她所隸屬的電視台把八卦新聞放於正經新聞之前,也顯示出傳媒在市場主導下自甘墮落。離開公司的途中,她沿路遙望軍人墳場一列列墓碑,想起政府即將再一次重覆犯錯,不勝唏噓。眼見國家的將來如此,應當坐視不理,還是挺身而出?Redford對享樂主義新一代語重深長的寄語,我認為同樣適用於香港這個金錢至上、時時將「政治(化)」變成負面詞彙的奴性社會。

不錯,《命》全片只由三個處境和不停的對話所組成,但批評她口水多過茶,簡直就如批評《An Inconvenient Truth絕望真相》得個講字一樣荒謬,何況《命》集合多種立場和態度,不只單向的說教?電影從來都不止一個模式,一問一答中辯出真理的劇本難寫難拍,反恐戰電影中能夠縱觀全局、同時將正反雙方理據有條不紊地羅列的更是絕無僅有。可惜,觀乎票房和影評反應,恐怕Redford這次只是白費唇舌,我只能讚揚他與投資者那份勇氣實在難能可貴。畢竟那些每逢播放娛樂新聞便會調高電視機音量,會因為藝人醜態百出而喀喀大笑的人還是佔了社會的大多數。去看《虎膽龍威》吧,那裡有子彈橫飛、爆炸不斷,警察刀槍不入,身陷險境還能憑一己之力殲滅整支恐怖分子 ── 真是個完美的國度。可我深信,美伊戰爭塵埃落定之日,便是《命運迷牆》獲得平反之時。

評分 : 10/10
"You know what you're getting?" 你收到未?我見不少人都攪不清導演想講什麼呢…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電影] The Other Boleyn Girl 華麗孽緣 (2008)


IMDB Link
User Rating: 6.9/10 (6,120 votes)

RottenTomatoes Link
40% 好評 平均分 : 5.2

導演 : Justin Chadwick
編劇 : Peter Morgan
原著 : Philippa Gregory

早幾天看了本地配樂人林敏怡的一篇訪問,她於文中提到「不知所謂既戲有個特徵,就係由頭到尾都有音樂」。所言非虛,新片《華麗孽緣》正好驗證了這個「爛片配樂多」的定律。情況到底有幾嚴重?容我抽出最明顯一幕來講講吧:Henry VIII選中了Mary做情婦,家人和新婚丈夫為了攀扶權勢而出賣了她,當兩人首次發生關係時,她被Henry言詞所感動,由被逼變成自願,然後背景響起了浪漫音樂。這場戲其實很突兀,女主角心態轉變得太快,無法令觀眾信服。直至電影後段,觀眾才從Mary口中得知原來她是真心愛Henry的。噢,原來編劇想寫Mary只求找個愛她的好男人簡簡單單過下半生,以為找到歸宿,豈料所托非人,於是將愛意寄托在待她如珠如寶的Henry(但再次遇上負心漢)。可惜,好一個悲慘故事,卻因為劇本寫得詞不達意,只能依賴大量配樂來渲染情緒以及推動氣氛。全片片長一小時五十分,保守估計配樂至少佔了八成時間 ── 可想然知,這種感情戲不到位不到肉、角色心態不明不白要觀眾猜度的情況不只出現一次,而是貫徹全片。

實在很難相信如此失敗的劇本居然是出自Peter Morgan手筆,他有份撰寫的《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最後的蘇格蘭王》單憑開場首三分鐘已經成功勾勒出男主角貪玩愛冒險的性格,而前作加成名作《The Queen英女皇》則在現實人物侷限中避重就輕,不得失任何人,盡顯其功力。這次失敗最根本問題想必是出自《華麗孽緣》所牽連的人物密絡甚廣,眾人皆有其獨立發展和關係,並非如《英女皇》裡貝理雅太太、智囊與英女皇家人的存在只為襯托及催化兩位主角的心理轉變。加上故事跨越的年期太長,圍繞Anne Boleyn入宮至逝世十多年,不像《英》只描述戴妃死後短短一星期,可以自由補充細節,令Morgan的專長在此片無從發揮。

而電影最關鍵的死因在於,片長連兩句鐘也沒有,卻要將足足有七百多頁的小說情節一一包涵,怎可能成功?結果電影便淪為一副敘事機器,只交待不可磨滅的重要事件或人物,連帶角色性格都建立得有點虛浮和不可信,還出現了「產子(無先兆地)、再度發現懷孕、流產」統統發生在幾分鐘內等劇情推進過快的問題,更不用提Mary兩任丈夫、Katherine皇后和Henry Percy一眾重要人物皆遭到匆匆掠過。電影甚至完全省略了後來Mary戀上第二任丈夫的經過與在鄉村生活的細節,兩人缺乏鋪排下無故結婚尤顯得離奇,更惶論要跟枷鎖重重的虛偽宮廷作對比和突出其心態變化。

過份濃縮的劇本放棄在角色處境中發掘衝突和深度,只懂靠配樂製造流利緊湊的假象(其實是倉促;這也是配樂密集另一主要原因),欠缺一部歷史電影應有的宏大敘事,也沒意圖深入探究任何一位角色的歷程。想省時間的,可以直接看Trailer,基本上已概括整齣電影的劇情;想耗時間的,可以選擇看原著小說,在電影得不到滿足的在這都找得到。電影本身呢,確實沒什麼可取的地方,不過是套劣質電視劇起用了三位名氣較大的卡士,乘機掠水的商業產品而已。至於值不值得入場?倒不如問得直截了當點,你會不會花五十大元在大銀幕上觀看英國正史及野史撮要的教學錄影帶?

評分 : 3.5/10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電影] Dan in Real Life 真的戀錯了?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7.1/10 (13,598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65% 好評 平均分 : 6.3

導演 : Peter Hedges
編劇 : Peter Hedges, Pierce Gardner

Steve Carell可說是近年冒起得最快的美國笑匠,本來只能在Jim Carrey和Will Ferrell主演的喜劇中充當小配角,但在零五年突然風生水起,先是主演了極受歡迎的電視劇美版《The Office》贏得觀眾歡心,再在暑假檔推出了首度擔綱演出的《The 40 Year Old Virgin 處男四十戇居居》,出奇地於票房及影評界同時大收旺場;帶挈Steve Carell成為能獨挑大樑的電影明星之餘,連帶該片導演Judd Apatow也成了喜劇品牌,也就是後來拍了《Knocked Up弊傢伙搞大咗》那位。

相比起專搞淫穢笑話的Owen Wilson、Will Ferrell等,Steve Carell的銀幕形象正面,即使在《處男四十》這種性喜劇,他的角色也是不善辭令的正人君子;加上他平實的演出風格,助他在接拍狂笑喜劇如《多件衰鬼上帝》外,也獲得參演輕喜劇的機會:包括上年的《陽光小小姐》和新作《真的戀錯了?》。今次他於《真》片中的角色簡直就是成名作的翻版,同為情場碰釘的失敗中年漢,不過由四十處男變成已育三女的鰥夫。Steve Carell飾演的Dan帶著三位不太咬弦的女兒共度每年一度的家族聚會,在當地書店遇上心儀的Marie(Juliette Binoche飾演),誰知她竟是胞弟Mitch(Dane Cook飾演)的女友。究竟他會選擇忍痛割愛,還是要愛就要搶?

其實《真》片的導演Peter Hedges來頭也不少,原著和編劇皆由他一手包辦的《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不一樣的天空》就曾經獲得奧斯卡改編劇本提名,執導處女作《Pieces of April潮女私房菜》當年在香港電影節上映也獲好評,被廣泛認為是「好片改錯名」的最佳例子。不過,若說《潮》能夠贏取觀眾歡心是倚仗那份單純、真誠和獨立製作的粗糙味的話,這些優點在新作中可說是盪然無存,反之暴露了他的缺點:兩片雖然同樣調子輕鬆,幽默抵死的場景對白卻不多。最要命的是,導演根本搞不清他到底要走哪一種喜劇路線。

下含劇透,請自行反白
導演很早就表明來意,Marie徵求Dan買書意見時,說過她不想要「laugh-out-loud funny」或者「make-fun-of-other-people funny」,而是追求human funny,但這似乎跟後來的逗趣場面有所抵觸:主角處處碰壁,在餐桌上被家人故意忽視、被罰洗碗,還要住洗衣房,全都是Ben Stiller典型戲路。說實話,看這種糟質主角的「喜劇」不太好受。而且電影一直重視家庭倫理觀念,這不是有點自打嘴巴嗎?整個家族到處都在戲謔Dan,沒一個角色是likable的。女兒對他也太過無情,如果是為了喜劇效果,那明顯是過火了。

更奇怪的陸續有來,Dan因為避免女兒撞破他跟Marie交談,而被逼與Marie共浴;還有後來家人替Dan安排相睇,Marie居然呷起醋來。假如這是齣胡鬧喜劇,當然沒人會感異議。如今《真》卻是齣講求真實感的輕喜劇(正如他的英文片名一樣),安插這些荒誕情節顯然並不適宜。Credit那段額外的偽大團圓結局某程度上也反映了電影在取態上的支離破碎,要是這場婚禮不以零對白交待的話,弟弟無厘頭搭上本該是Dan相睇對象的Emily Blunt,場面必定極為尷尬奇特。問題正出在這裡,明明主橋很荒謬滑稽,一定會有某些角色被醜化(如27 Dresses裡女主角的妹妹),卻因為導演出於注重親情的良好意願,強行揉合前作的家庭聚會特色,結果削弱了彼此的喜劇效果。這兩種類型本來就不該放在同一齣電影,否則隨之而來的只有怪異感覺。

全片印像較深刻的僅有次女戀情和Dan互相呼應,根本沒什麼戀錯不戀錯,感覺要來便來,不應遏止,人生向來就充滿意外(Surprise,或稱驚喜)。除此之外,都是些無甚創新的陳腐橋段。《真的戀錯了?》算不上全然的失敗,笑位還是有的,但失望卻是在所難免。既想當講中年危機的《酒佬日記》,又慌忙地把各種尷尬處境扔進電影內。最終成績當然遠遠不及《酒》,要不然早在奧斯卡獲得一兩個提名。這齣錯摸喜劇落在Peter Hedges手上,搞得不倫不類,不好笑又不感人,勝在有可愛的Steve Carell,挽回些少分數。

評分 : 6/10

[電影] We Own the Night 黑夜話事人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7.1/10 (17,793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54%好評 平均分 : 5.8

編導 : James Gray

獎項 :
1.提名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
2.
入圍康城影展競賽部份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電影無論從各方面看都很失敗,充斥一大堆早已見過拍過的情節對白,卻未能發揮應有的感染力,先從這個脫離現實的故事大前提講起:堂堂警局局長之子Bob (Joaquin Phoenix飾演)當上夜總會經理,他的黑幫身份沒影響家人於警隊的受信任程度,依然能擔任局長等要職,警隊高層甚至要求Bob當警方線人;其身份在警局內早已人所共知,大模斯樣的參加宴會、探病,偏偏消息沒傳到幫會的耳目。入會前都不查查三代,隨便就帶入製毒工場,很難相信此等鬆散組織也會為警方帶來大麻煩。

不斷的偶然和巧合也毀了整齣電影,先是Bob胞弟Joe (Mark Wahlberg飾演)在家門外被黑幫槍傷,槍嘴對準頭部明顯是想致命,卻不多補幾槍,子彈碰巧穿過臉頰而大難不死。後來壞人被拘捕又理所當然的逃獄成功,並在企圖追擊二五仔Bob的過程中殺死了局長(亦即Bob父)Bert (Robert Duvall飾演)。出身警察世家的主角們居然接二連三的輕易遭到伏擊,加上電影完全塑造不出那種八十年代紐約市黑幫橫行無忌的氛圍,以致可信性大減。

演出方面,Joaquin Phoenix的角色沉鬱不多言,表情呆滯彷彿廿四小時都在吸毒狀態般,如果導演是想表達夜總會生活靡爛的話,我只能說一句:恭喜,你成功了。奇怪在連於《無間道風雲》中fuck來fuck去的麥克華堡都全無火氣,老戲骨Robert Duvall則純粹演位慈父,同樣死氣沉沉,真懷念他在《電視台風雲》的火爆演出。還有Eva Mendes演的跟得女友Amada其實佔戲更多,但無個性無想法,活像行屍走肉,究竟有何存在意義?是想鋪陳Bob為父復仇而轉當警察,不惜和她分手,以表揚「血濃於水,萬事以親情為先」的主題嗎?事實上四位主角間的感情刻劃淺薄,劇情卻硬要說成他們怎樣感情深厚。導演James Gray力圖延續他對「家庭」的母題,可惜這次過於一廂情願,觀眾難以身同感受,實為電影一大致命傷。

最可憐是電影後段黑幫老大Marat完全隱形,對此故事大綱,觀眾自不然會期待講述夾心人Bob如何在「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和待他親如生子的黑幫老大」之間取捨;本該是此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導演卻主動放棄了主角的兩難處境,首次臥底即被識穿,以致後來的劇情發展都被局限了。再者,電影後段只不過在重覆著前半段的劇情:「親人受傷害,Bob決定挺身以出」。有什麼可以比一個說到濫的故事更難看,更糟糕?就是將兩段完全相同的陳腐劇情放在同一齣電影──而《黑》片正鑄下此一大錯。

導演刻意將這個商業題材拍得很「藝術」,步伐散漫,但無論是動作場面還是角色深度都強差人意。在欠缺配樂下,連僅有的一場飛車追逐都拍不出應有的刺激,只聽到Bob不停大叫「oh fuck」。Bob投警後不費吹灰之力就猜想到交易地點,之前還不斷吹噓此販毒集團有多難纏...轉眼間警方已成功破獲毒品交易,破案經過也未免過份簡單,至少該描述一下跟蹤的過程吧。基本上整齣電影的敘事方式都是一件事接著下一件事,而且全是Bob的視角,之間缺乏支節輔助,於是出現角色欠互動、情節跳得太快的問題。其後Bob單人匹馬闖入稻草群追殺仇人,場面拍得不緊張不夠thrill,復仇成功亦未達到令人動容的程度,部份原因歸咎於兩位奸角出場不多,又不見得大奸大惡。主角的遭遇無法牽動觀眾情緒,連塑造一個討人厭的奸角都失敗。

角色不深刻,感情描繪薄弱、缺乏細節:譬如為何Bob要脫離家族、Joe對這位叛逆兄弟的看法、警察世家長大對兩人的影響等等,兩兄弟連共處一室對話也不多,毫無感染力可言。劇情單薄平淡欠張力,「親人被殺,主角復仇」簡單不過的劇情根本不足以湊成一部電影;場景寥寥可數,只靠那令人昏昏欲睡的取鏡配樂充水份撐足120分鐘。大部份的港產黑幫片都要比她有可觀性、娛樂性,真是恨不得馬上完場!

說到底,《黑夜話事人》不過是齣製作費較高、演技較好的《兄弟》罷了。

評分 : 2/10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電影] Horton Hears a Who! 大象阿鈍救細界 (2008)


IMDB Link
User Rating: 7.7/10 (6,568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78%好評 平均分 : 7

現時美國3D動畫界被那些動物間難兄難弟歷險故事佔了大多數,《大象亞鈍救細界》將五十年代的兒童圖文書換上3D動畫的新裝,不但沒過時,獨特的故事體反而顯得不落俗套,與別不同。故事其實極為簡單,穿梭於兩個世界之間,一個是大象Horton的森林世界,另一個則是藏於塵埃中的細界Whoville。劇情單刀直入,甫開場已交待Horton是位深受小朋友愛戴的森林教師,無意間發現一顆別有洞天的微塵。掌管森林的袋鼠太太卻認為他蠱惑人心,百般阻撓;富愛心的Horton唯有萬里長征,為Whoville覓個理想棲息地。Horton與一眾小動物是師生關係,自然省去那些被同伴離棄,然後孤怜怜在雨中沉思反省的陳套鏡頭。事實上,Horton一直堅守信念,即使面臨殺機,也沒放棄拯救Whoville;這種信守承諾、堅持到底的精神很值得學習。

至於由Seth Rogen配音的疑似老鼠(站在片名左旁那舊藍色物體)出場也不多,假如這種角色落在其他3D動畫手中,肯定又會變成典型死跟主角、口多多的諧角。我最欣賞《大象亞鈍》的就是這份爽快的風格,從不拖泥帶水。本身就是廣為人知的好故事,無需畫蛇添足。這次3D版難得地依照原著的意願之餘,也加插了不少卡通漫畫化的場景,極盡3D動畫搞笑之能事,像猩猩香蕉機關槍、串連兩個世界的傳聲筒和Whoville裡直達瞭望塔的彈射器等(霍士前作《Robots》玩得更盡!)。動畫人物的誇張表情也配合了Jim Carrey和Stever Carell一貫搞笑風格,看來在製作期間,兩者早有協調,這絕非港版所能比擬。尤其片尾的一段小歌舞,很難想像硬配上粵語會是何樣慘況。始終都是原汁原味的好,加上有兩大笑匠配音座陣,實在找不到理由不看英語版。

由於故事創作於五十年代,矛頭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指向一眾共產獨裁國家。譬如市長主張取消Whoville百週年慶典,議長馬上用隔音玻璃罩住會議,不讓外界知道真相,拒絕市長要求之餘,事後還要市長強顏歡笑,實行消息封鎖。還有結局高潮,袋鼠太太擺佈公眾,打算聯手燒死阿鈍…崩口人忌崩口碗,相信這齣電影在中國一定會禁映。不過到了廿一世紀,共產政權都已相繼倒台,連中共也要向資本主義低頭,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即是「無社會主義特色的社會主義」),一切政治煽動性基本上都被過濾掉,提練出永恆不衰的真理:「無論多細小的生命,都值得尊重」(A person'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 的確,無論行任何制式的國家,人權永遠都該放在首位。這裡指的當然也包括了動物權益,中國則是兩點皆做不到。所以北京舉辦奧運遭到各式各樣的示威,也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還望她會像袋鼠太太一樣改過自新好了。

總括來說,電影笑位不斷,溫馨感人,同時又不失教育意義。或許不及Pixar那份澎湃的創作力和精細的畫功,但至少這90分鐘過得開心,笑得開懷,值回票價。經過《冰河世紀》(雖然第二集比較弱)、《露寶治的世界》和《大象阿鈍救細界》幾齣娛樂性十足的佳作後,霍士動畫出品已列入本人必看電影之選。

評分 : 8.5/10

霍士在Youtube同時upload了各角色的短片,結果這段clip以八十萬觀看次數大幅領先!
證明大部份觀眾對Katie心目中「eat rainbow and poop butterflies」的細界都印像深刻。XD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電影] 投名狀 Warlords (2007)

IMDB Link
User Rating: 7.4/10 (2,546 votes)

導演 : 陳可辛
編劇 : 須蘭 秦天南 林愛華 黃建新 許月珍 何冀平 郭俊立 阮世生

《投名狀》和原著《刺馬》或任何兄弟決裂的電影最大分別,在於龐青雲(李連杰飾演)殺害兄弟並非因為利慾薰心,而是為救蒼生,逼於無奈才跟隨上級的指示,動手除掉趙二虎(劉德華飾演)。龐青雲不再是兩極二分化徹頭徹尾的大壞蛋,反而背後操弄權勢的三個清廷高官才是幕後黑手。但編導忘掉了《刺馬》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二虎妻子蓮生(徐靜蕾飾演)。

蓮生是三兄弟決裂的導火線,而且對電影的道德立場到底傾向龐青雲還是趙二虎一方甚具關鍵性。電影一開端想凝造蓮生跟二虎本來就無感情,純粹是二虎一廂情願把她強搶回來。但她跟青雲共處一夜就愛上對方,太荒謬,僅僅幾句對白根本無法建立角色感情。他倆第二次相見已是幾年後,攻打蘇州戰局僵持之時,兩人甫見面二話不說即發生關係(而且由男方作主動),更是荒謬。雖說在南京被姜午陽(金城武飾)撞破幽會,但幽會的實質內情,電影始終沒明確展示過。她對青雲有否真情,青雲對二虎又有否內疚愧歉,觀眾無從得知。蓮生本對劇情甚為重要,但三角關係勾勒不清,以致這個改動方向早就注定了電影的失敗。說實話,既然戲份這樣少,倒不如完全刪掉蓮生角色,這樣對劇情不止沒損害,反而有幫助。龐青雲一邊勾二嫂,一邊被描繪成「為世所迫」殺義弟,怎能令人信服?再者,三兄弟的關係也犯了同樣毛病──不夠說服力。

青雲到村上當過客,目見村莊被官兵強搶糧食,於是提議二虎投靠朝廷。二虎和午陽對他毫無認識,夜宴上也不見得跟他特別投契(其實也沒多少交談...),沒理由也沒必要納投名狀。投名狀的原意是令當事人斷絕後路,用「犯法」來束縛住一段互不信任的結義關係,只有無真感情的人才會動用投名狀。本以為編劇會明白這點,會寫青雲一直利用兩兄弟(或互相利用)往上攀,想不到在戰場上三兄弟居然忽然情深。而為了使故事可以繼續發展,編劇不惜讓青雲當上了兩人的大哥,令他們以後只能聽從大哥命令。其實仔細想一想,就不難理解這段結義關係有多荒謬:青雲無權無勢,他需要二虎的兵力幫助多於二虎需要青雲舉薦;二虎雖是個粗豪,但好歹也是一村之主,絕不會笨得相信一個外人,更遑論讓他接掌了全村八百名賊兵,將「軍隊發令權」拱手相讓。電影嘗試探討人性的試煉、權力的腐化,甚至涉及中國宮廷政治鬥爭,可是在二虎和午陽的角色設定中早就撇取了人性,簡單化為「青雲單向利用二虎,然後三高官又單向擺佈青雲」,不理解當中的互利互惠,各取所需。

當然,四千萬美金的投資不是白費的,舒城之戰確實好看,在中國影史上絕對是前無古人,戰爭規模之大也讓戰術獲得體現的機會,將整體群戰的慘烈殺戮和李連杰單人力敵千軍融合得天衣無縫。可惜之後無以為繼,攻打南京亦僅有暗場交待,選擇集中堆砌三兄弟衝突,拖泥帶水,婆婆媽媽。正如上文所述,爾後整部電影就斷送在這個牽強不可信的感情基礎上。既無感情,又何感人之有?同時,未知是否陳可辛慣拍愛情片之故,主角流淚明顯流得太多了。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男性間的情義是這樣演的嗎?吳宇森作品最好看的,就是周潤發或梁朝偉把淚水都強忍在眼眶內,晃來盪去又不掉下來;《投》片一眾主角卻毫不掩飾(其實是強擠出來)在公眾場合哭哭啼啼,成何體統?而且別忘了他們本來就是賊!一個跟義弟妻子通姦,攻城前叫口號「搶錢,搶糧,搶娘們」,入城後卻臨時變卦斬殺強姦民婦的部下;一個心狠手辣殺官兵殺平民的土匪,則因為要手刃降兵而呼天搶地。角色性格前後矛盾,後段故作悲天憫人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前作《如果愛》花枝招展,刻意求工,愛情片而無真情。今次動用了八個編劇,聲稱為臻完美,劇本一改再改,可是兄弟情依然薄弱,炮製出一套「空有故事大綱,缺乏劇情細節」的《投名狀》。電影去年放棄代表香港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為的是留待零八年在美公映,可一併競逐其他獎項。不過依情形,《投》在奧斯卡也只有攝影、服裝設計、美術指導等技術獎有些微機會,至於外語片方面就不要奢想了。

評分:7/10
RottenTomatoes評分預計停留在75%附近,不會過80%。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編導 Anthony Minghella 突然逝世


http://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7302841.stm

最近批評了他的成名作《別問我是誰》一下,想不到轉眼就死去...
內文大意為Minghella接受癌細胞切除手術後,腦出血致命,終年54歲。
零八年影壇接二連三的損失...可惜
R.I.P.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電影] Out of Africa 非洲之旅 (1985)

IMDB Link
User Rating: 6.9/10 (12,805 votes)

Rotten Tomatoes Link
63%好評 平均分 : 6.2

導演 : Sydney Pollack
編劇 : Kurt Luedtke
原著 : Karen Blixen, Judith Thurman, Errol Trzebinski

獎項 :
1.奧斯卡十一項提名,七項勝出:包括最佳電影、導演、改編劇本等;2.奪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男配角,同時獲提名最佳導演、女主角、劇本;3.奪得BAFTA最佳改編劇本、攝影、音響,同時獲提名最佳女主角、男配角、配樂、服裝設計

IMDB和爛蕃茄的雙低評分(以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標準來說)使我稍稍調低了觀影前的期望,最後電影成績反而讓我有點喜出望外。《非》的故事大綱其實頗像另一齣橫掃奧斯卡的電影《別問我是誰 The English Patient》,同樣講述已婚婦人在外地生活苦悶而發生婚外情,但兩者的著眼點卻大有不同:前者是以女主角經歷作主觀點;後者則是全為男主角個人憶述,結果《別》將女主角丈夫的角色嚴重矮化,每次出場都是一副妒忌心重、憤世疾俗的模樣,最後還駕飛機來個玉石俱焚。比起《非》風流成性的丈夫出軌在先,《別》在主角關係的正當程度上降了好幾級,強行拍成感人的浪漫愛情片當然一敗塗地。相反,《非》一眾主角雖然性格都有缺陷,但這才真實、人物才有血肉,跟《別》那陳腔濫調的俗套愛情片相比,質素高下立見。若真要選史上最爛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至少應該有《別問我是誰》墊底。

片首一開始已交代Karen(Meryl Streep飾演)原本的追求對像其實是好友Bror Blixen的兄長,對方卻不領情;為了盡快逃出家鄉丹麥和那個男爵夫人的虛榮名銜,無可奈何地唯有以金錢向Bror Blixen買下這段婚姻,也就是說這段婚姻是毫無感情(只有友情)基礎下的利益交易。Karen在愛情路上受到「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門當戶對」此等世俗條例所束縛住,初到非洲又被當地的紳士專用俱樂部拒諸門外──當時的女性就是如此不由自主──但她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竭力嘗試做好妻子本份、嘗試去培養感情。

下含劇透,請自行反白
但萬料不到,丈夫在新婚翌日就外出狩獵,婚後大部份時間只剩下Karen獨守孤幃;接著歐洲戰事牽連到非洲殖民地,Bror又義不容辭到前線參戰。直至Bror肆無忌憚到座駕上胡混,Karen終於忍無可忍,恨下心腸把丈夫趕出家門;與此同時,除夕宴會上她跟Denys的感情剛開始萌芽。Denys心知Karen寂寞,遂邀請她一同遊獵;她無法拒絕Denys,無法忍受這種平淡似水的生活,她需要寄托──無論是心靈上或者肉體上。二人沿途看似不著天際的交談,由設立非洲原住民學校牽涉到「擁有的代價」此等虛無的執拗;精神與實質、一剎與永恆、原始與文明、自由與佔有(或屬於)、擁有全部與犧牲部份,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價值觀對碰,電影平實記錄,沒下過定論。叡智的對白,跟攝影配樂鼎足而三,成為電影最亮眼的看點。

Bror發現Karen跟Denys早已同居多時...兩人的對話:Bror: "You should have asked permission." Denys: "I did. She said yes." 貫徹了Denys嚮往自由的宗旨:一紙婚書不代表可以綁住對方,最重要的是當事人意願;同時驗證了電影主張「女性自主」蔑視不合人權的繁文縟節。後來Karen名全實亡的丈夫找到另一半時,雖然她沒有強留著對方,欣然應允離婚;但心裡還是少不免眼紅,同時勾起了當初她對成家立室的夢想──這就是為何當她染上梅毒,得悉以後無法懷孕時感到萬般悲痛的原因。她享受在野外歷險的刺激、在飛機上俯瞰整片大陸的震撼,但一如大部份女性,癲狂過後總想找個歸宿安定下來。當初她被Denys的神秘莫測、率性不羈所吸引著(電影用了整整一句鐘來鋪陳這種感覺),偏偏因為Denys追求無拘無束,這個「家」對他來說只是個休養站,使二人對愛情和婚姻產生歧見,注定有緣無份。

Karen從未埋怨過生命中兩個男人都辜負了她的深情:愛情從沒有對錯,從來都是各取所需,合則來不合則去。最後Denys回心轉意,卻在回程時墜機身亡;生前他追逐自由,死後也望長眠非洲大陸。Karen成全了他的心願,將他葬在他倆曾經野餐的一個山頭上,與大自然為伴。她在喪禮上的致詞是如斯令人心碎:"He was not ours. He was not mine." Karen臨離開非洲前,俱樂部的成員破例請她喝了杯威士忌,在場男士無不為她站立舉杯,算是餞別也好,表達對她的欽敬也好,她的強悍堅毅的確令男士們也不得不由衷佩服。經過十一年練歷,Karen已由昔日滿足他人所期望、文明但拘謹的貴族蛻變為真正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

唯一可惜──也是電影最為人所詬病的地方──就是全片長達160分鐘,卻欠缺一個實際的敘事方向。畢竟改編自女主角橫跨了十年光景的個人傳記,過場甚多,像是一篇篇散文結集而成,很難要求電影牽涉其他角色或難關以製造戲劇衝突。加上全片都是圍繞著上流社會的閒時消遣(這也跟電影對非洲土著的人民關懷精神格格不入),無甚必要性;當兩句鐘過後仍然在講述Karen和Denys如何浪盪天涯、在野外獵奇,有部份觀眾按捺不住也是人之常情。儘管如此,《非洲之旅》依然是其中一齣將女性微妙又複雜的心態拍得最到位和最成功的電影...只要你有足夠耐心欣賞的話。

評分 : 8/10

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第八十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後預測

全份提名名單 : http://imdb.com/features/rto/2008/oscars

Michael Clayton 敵對同謀
黑金風雲》上畫前,佐治古尼被幾個影評人協會選為最佳男主角,難道是為了嘉獎佐治古尼近年發財立品,拍了幾齣講政治講良心的電影?五齣提名最佳電影中最弱一齣,我甚至不認為他有資格提名電影、導演、男主角這三個獎項。

項目 :最佳電影、導演、男主角、原創劇本、配樂
10%爆冷 :最佳男配角、女配角

Juno 少女孕記
故意押後到07年十二月上映,在影評人、頒獎禮和傳媒等推波助瀾下,票房走勢強勁,是今年唯一一齣能收逾過億美元的提名電影。在原創劇本獎項方面可說是毫無對手,尤其奧斯卡最愛以劇本獎來嘉許這些質素票房皆成功、討人歡心的獨立製作喜劇;但也一如《迷失東京》、《酒佬日記》、《陽光小姐姐》等,往往難以爆冷奪最佳電影、導演等大獎。

項目 :最佳原創劇本
項目 :最佳電影、導演、女主角

There Will Be Blood 黑金風雲
Daniel Day-Lewis神乎其技的演出,得獎機會已高唱入雲。但票房至今只得三千多萬美元,排五齣之末,證明電影節奏之慢不是普通觀眾所能接受,片首二十分鐘更是全無對白。相信奧斯卡不會buy這種悶藝片,也不會頒Best Picture給五齣提名作中票房最差的電影。

項目 :最佳男主角
項目 :最佳電影、導演、改編劇本、剪接 (The Bourne Ultimatum贏剪接相信毋庸置疑吧...)
10%爆冷 :最佳攝影、美術指導 (其餘四位對手表現皆較為突出)
20%機會 :音響剪接 (去年由硫磺島戰書奪得,代表不是大場面大製作電影才有機會贏)


在剔除了以上三套提名作後,只剩下《愛誘罪》和《二百萬奪命奇案》一較高下。

Atonement 愛誘罪
項目 :最佳配樂
項目 :最佳女配角、服裝設計 ── 面對《粉紅色的一生》和《傳奇女王伊莉莎伯:黃金盛世》,難矣。

No Country for Old Men 二百萬奪命奇案
項目 :最佳導演(高安兄弟多年來從未得過最佳導演,今次新作難得廣獲影評人歡心,相信奪導演獎的機會極大)
項目 :最佳剪接 (The Bourne Ultimatum單是剪接位已多一倍...)
90%大熱 :最佳男配角 (極度突出,在年尾頒獎禮多次勝出)

最佳攝影:
《潛水鐘》第一身手法創新、《叛逆暗殺》風光明媚、《愛誘罪》則有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撒軍長鏡頭、《奪命奇案》一星期前也在BAFTA贏得最佳攝影,四個都叮噹馬頭。

最佳改編劇本:
個人認為是《愛誘罪》和《二百萬奪命奇案》之爭,但《奪命奇案》機會較高。此獎項對Best Picture花落誰家極具決定性。

餘下項目:
愛誘罪
最佳美術指導 ── 25%
戰場上的設計煞是好看,跟三位對手The Golden Compass、American Gangster、Sweeney Todd平分春色。

奪命奇案
最佳音響、音響剪接 ── 10%
最佳音響向來是歌舞片囊中物,但今年缺乏《芝加哥》《夢幻女郎》這類電影。06年《King Kong》橫掃這幾個技術獎,《變形金剛》會否是另一齣《King Kong》?《超人特攻隊》曾贏得音響剪接,Pixar新作《五星級大鼠》亦再度入圍,又能否再現《超》片的風光?不過我實在不太清楚這兩個獎項的評分標準...

依照奧斯卡近年規矩,最佳電影 必定另外奪得兩個獎項或以上(如 Gladiator和Crash),所以沒有技術獎提名的喜劇(如 Juno)往往難以勝出,而對上一齣只奪得兩個獎的Best Picture已經要數到1952年的《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但《愛誘罪》除了配樂獎外,其他獎項勝算不大;相反《奪命奇案》已經坐擁最佳導演和男配角,所以…

Best Picture 最後結論:
80%大熱《二百萬奪命奇案》,20%爆冷《愛誘罪

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電影] 長江七號 CJ7 (2008)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雖然有留意娛樂版頭條的話,早已得悉結局...)

導演 : 周星馳
編劇 : 周星馳 曾謹昌 邵麗瓊 馮志強 林逢

周星馳過往大部份電影都有個大奸角,結局永遠是周星馳決鬥奸角並將之打敗──不論是用桌球、足球、賭術還是功夫。這是種廉價且容易掌握的手法去製造高潮,所以過往產量極高的港產片中,警匪片佔了大多數。然而這次《長江7號》是單純的言情片,不再有奸角,也沒有追女橋段(片末野餐不算啦...),周星馳似乎不懂得如何拿捏這個他首次接觸的題材。

不知何解,所有彰顯親情的電影,故事主人翁都是生活窮困,總認為患難方能見真情,《長》也不例外。問題是,《長》的世界太失實了,除了兩父子、七仔和僅僅出場幾次的大花瓶張雨綺之外,劇中所有角色都遭到過份的誇張醜化:林子聰飾演的地盤工頭,對周星馳言詞尖酸刻薄;曹主任多次拒絕和小狄有身體接觸,連一枝掉到地上的筆也不容許小狄拾起;徐嬌身邊的同學不止財大氣粗,更是為非作歹、滿口髒言的惡霸。電影為了喜劇效果而過份誇大「窮人屢遭歧視」,令觀眾難以相信並投入兩父子受過的辛酸。

再者,電影的著墨比重也嚴重失衡,周星馳地盤內僅有林子聰這完全負面的角色,其餘出現過的工友如升降機「小姐」也是冷漠無情,對周星馳的話充耳不聞;反而徐嬌在校內所見所聞才是主線,但學校眾多配角又不見得對角色建立有幫助、僅為喜劇效果,胡扯到兩個肥仔肥妹打架和以為CJ7能收拾一班壞同學的白日夢更是離題萬丈。更不用說後來欠缺鋪排、突兀非常的角色轉變:林子聰翌日突然給周星馳賠個不是、徐嬌跟學校惡霸則因為可愛的CJ7而化敵為友(剛才還想用電鑽將CJ7解剖!)。

電影也因為劇情發展完全將周星馳排除於外,不論是父親對兒子的看法、兒子對父親的看法皆無觸及。兩父子缺少互動,關於兩代的價值觀衝突的描繪(編導既然荒謬地要窮等人家入讀貴族學校,卻又放棄了這主題...),只有單向的說教──周星馳總是教徐嬌不偷不說謊不打架、窮得有骨氣就會受人尊重;但缺乏身教──到學校送飯給徐嬌時,又怕自己衣衫襤褸會使兒子受同學歧視。周不顧孩子意願、不理他是否讀書材料,盲目地送他到高級學府上課,間接令徐嬌受到富有同學影響,嚷著要買奢侈玩具長江1號。最後周有沒有反省這做法是否適合兒子?沒有(也就是說電影的立場是站在周這邊的)。最後徐嬌又有沒有反省自己的任性?有,但只是因為父親死了,不是真正體恤父親的辛酸,不代表他以後會節儉生活。這些人生大道理,我看《長》還不如卡通片《多啦A夢》有教育意義。

入場前早聽聞一些評論,什麼「不要抱著觀看港式笑片的期望」云云,奈何這已經不再關乎好不好笑或父子情感不感人的問題,而是以劇情片的角度來看,他是完全不及格的。在劇情發展上失了方向,角色設計上則失了分寸,連故事都說不完整。為了搞笑,主角們會虐待那隻外星寵物;為了搞笑,不惜破壞一眾角色的性格。這齣立足於社會現實的劇情片,讓我們看到了「無厘頭」笑料的局限。電影在寫實和狂想之間走鋼線,最終在周先生和七仔死時,落得不知該哭該笑的尷尬收場,單薄感情只能靠可愛的小演員催催淚,僅此而已。

《長江七號》裡面有句對白看得我百般滋味在心頭:「周先生,回頭是岸啊...」假如你堅持再拍劇情片的話,拜托,下次找個真正會寫劇本的幫手吧。

評分 : 5.5/10
Stephen Chow憑著《少林足球》《功夫》在國際間闖下的丁點聲望,恐怕會被《長》所消耗殆盡。

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

[電影] 續談《兄弟》Brothers 價值觀 (2007)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緊接上篇:http://subjective-critic.blogspot.com/
2008/01/brothers-2007.html

導演 : 趙崇基
編劇 : 陳建忠 江潤章

《兄弟》裡的譚家父子一直力圖將地下社團轉型為正當企業,但其中一支手下嚴世九(方平飾演)偷偷販毒,被譚信天(王志文飾演)所揭發。嚴殺了他的手下「老鬼」充當替死鬼,他則自行斬了手指尾作懲戒。譚信天自覺欠「老鬼」人情,所以接收了他的孤兒細鬼(黃日華飾演);廿年後,細鬼在堯舜面前聲稱他當二人是兄弟,然而跟譚家的關係如何缺乏詳細論述,譚信天死前也沒跟他見過面,究竟他是譚頌堯的兄弟、助手還是隨從都搞不清楚。那句「若大哥叫我去死,我也會照做」本身就不是人說的話,在長達廿年的描寫真空下,更顯得矯揉造作、難以置信。

電影裡面有一張喻意著黑幫權力象徵的椅子,堯一直強調「只有姓譚的人才有資格坐」,所以他在發現自己患上絕症後,企圖培訓舜做接班人。也就是說他從不當細鬼是自己人,要不然直接交由已在黑幫浸淫多年的細鬼接棒絕對方便得多。細鬼對堯一直忠心耿耿,替大哥拿公事包,卻被質疑出賣了對方;出於關心弟弟而詢問大哥的計劃,換來的卻是一句不禮貌的回應:「要不這樣,以後我做每件事都先告訴你,好不好?」最後堯為了訓練舜,甚至不顧細鬼死活。

片末,舜得悉真相後,被大哥深深感動──電影似是在彰顯堯舜之間的兄弟情,但暗地裡卻暴露了堯對細鬼的出賣和不信任。電影一直宣揚的是「無論對錯,必定要照大哥的意思做」、「我是他大哥,我想他怎樣就怎樣」,細鬼的下場卻說明了「重點不是你有否當對方是兄弟,而是對方有否當你是兄弟(不管有否血緣關係)」。即使編導在泰國加了一場戲交代堯替細鬼燒冥紙,依然無法遮掩他對兄弟的無情和偏心。結局草草收場,不交待舜入獄,正是想避免堯和細鬼一同白白犧牲的尷尬場面,不過現在的掩眼法,確實令部份觀眾以為舜最終仍能夠接掌社團…電影《懸河殺機Mystic River》的道德價值觀同樣奇突,但至少對自身所主張的價值觀從一而終,接受與否就交由觀眾決定;《兄弟》卻連這點也無法做到。

電影後段最大的懸念:「到底堯是好人還是壞人」,但苗僑偉在《賭場風雲》已證明他面部肌肉控制能力,既不能演喊戲、也不能演激動戲。這次還要演一個高深莫測的龍頭大佬,嚇唬陳奕迅、跟湯鎮業講數兩幕顯然力有不逮;劇本也編得太過著跡,堯面對他人質問時刻意含糊其詞,觀眾老早就猜到他是忠是奸,沒什驚喜。演苗僑偉女友的黃奕…在電影中沒什麼存在意義,跟堯的關係描寫不清晰(基本上整齣電影所有角色都面對同樣問題…),無故提及她跟警長的羅曼史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至於劉德華一把年紀還在含珍寶珠,連演技也一併返老還童,回到昔日扮型的嘔心造作。黃日華配上土味十足的黑皮褸和不稱身的大墨鏡…對於扮型的技巧,還是要向杜琪峰偷偷師。反而湯鎮業在其餘三虎的「襯托」之下,略為誇張的演繹已在接受水平之上。

劇本──角色欠血肉,毫無張力,連基本情理都不通、配樂、攝影、剪接──不夠緊湊,濫用空鏡拖慢節奏、導演──無法遮掩劇本的錯漏、演員──苗僑偉和劉德華的超造作演技,一切因素…造就這齣一無是處的史前大爛片。偏偏這種質素的片子能在淡市中收過千萬,可見吸引觀眾入場的還是演員牌面(劉德華參演)和噱頭(四虎重聚)。假如《門徒》沒有劉華參演,還能收二千五百萬嗎?電影公司還敢落如此多成本嗎?假如《臥虎》《黑白道》《天行者》這些佳片換了四虎參演的話,還會落得僅收三百萬的下場嗎?永遠只能靠劉德華撐起半邊天,可見港產片的衰落。

評分 : 0/10

近年有另一齣港產片也同樣講述黑幫老大處心積慮捧兒子上位的故事,比《兄弟》好看得多。
不過看那齣片子如果事先知道結局的話,就沒趣味了,想知道的就自行反白吧:《黑白戰場》。

以下是《賭場風雲》兩段clip,已證明他既不能演喊戲、也不能演激動戲。

這個面容扭曲的表情,很難相信他是真的為亡母傷心…
所以《兄弟》這種真假難分的角色,他是完全演不來的…



經典的吐血對白「嘩...四條A呀」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電影] 兄弟 Brothers (2007)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導演 : 趙崇基
編劇 : 陳建忠 江潤章

電影從堯和舜兩位兄弟的孩童時代開始說起,二人偷偷駕車,在一個小迴旋處原地兜圈,鏡頭一轉,已見一名途人被撞倒在地上。當時有房車在迴旋處原地兜圈,任誰也不會傻得在這時候橫過馬路吧當中由路人出現到被撞的鏡頭完全漏,足見電影在取景上的不合理而且迴旋處的車速是絕不可能殺得死人的。

當然,這些製作上的錯漏往往一不離二、二不離三──堯的父母親(王志文金燕玲飾演)在沙灘上曬太陽,突然來了三位比基尼美女,吸引了保鑣的目光──先不要說兩位合約演員的身型和衣著是否適合演保鑣,更重要的是在廣闊的沙灘上要同時兼顧兩者又有何難度?結果兩位演員要故意對她們指手劃腳讓觀眾信服…就在此時,從遠處彈來皮球,居然仍未能讓引起保鑣的注視(?!),最終該名拾球者刺殺了堯的父親。先前沙灘上人影也不多見,到底這位拾球者從何而來?無從得知。

兩兄弟撞死人一幕只能在人蹟罕至的馬路盡頭封街拍攝,可信性大減;堯父親被刺殺一幕則不夠財力聘請更多合約演員,以致沙灘上杳無人煙、刺殺過程兒嬉。即使劇情並無大礙,也會敗在製作上的粗疏簡陋和不認真,這就是港產片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不過萬萬想不到,《兄弟》除了在製作上一貫的失敗,連劇本也寫得一榻糊塗…黑幫聚會上,嚴世九(方平飾演)公然挑釁堯(苗僑偉飾演),甚至對殺害其父親直認不諱,難道是好讓堯為父復仇?這種黑幫內鬥像極「細路仔玩泥沙」,對白質素絕對可以跟TVB師奶劇《溏心風暴》裡的潑婦罵街爭一日之長短。

在其父危殆之際,堯召了身在外地、廿年未見的舜(陳奕迅飾演)回港見父親最後一面。舜對堯有否殺過人的疑問,堯回答道:「電影你也看過吧…幹這種事,要自己動手嗎?」奇就奇在,編劇明知這種老大身份是不用親自動手的,轉個頭卻要堯存心安排舜撞死嚴世九!這樣安排撞死人的巧合性未免太高,再者,那裡是剛轉彎的小路,車速也不足以撞死人(跟孩童時代犯了同樣的錯誤)。原本舜對這宗交通意外絕對無須負任何責任,即使告也是告推嚴世九出馬路的內應,堯居然慫恿他不顧而去,結果無原無故負起「肇事後不顧而去」的罪名。如果只是要讓舜被嚴國驅(湯鎮業飾演)追殺的話,大可以先向警方報案再逃亡泰國。


阿鬼(黃日華飾演)道:「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我」嘩....讓人吐血的爛對白.....

堯的神機妙算還陸續有來,告訴嚴國驅 舜身在泰國(而嚴又毫不懷疑!也沒想過一併殺掉堯舜二人),好讓嚴親身到泰國,手刃仇人──這些功夫完全可以交給手下做,又何需深入虎穴?再度次犯下身份與行為不符的錯誤。舜在泰國多次徘徊生死邊緣,堯居然解釋說是為了在泰國方便殺死嚴國驅,為父報仇。連譚信天和嚴世九這些黑幫老前輩都能輕易在香港解決掉,要殺嚴國驅又何用舟車勞動?《兄弟》的黑幫內鬥橋段實在太弱智,假如向《無間道二》師,或者不至於淪落到如此地步。在電影後半段,不論是黃日華、黃奕、陳奕迅,都不斷在問堯「你到底想怎樣?」,連觀眾也陷於疑惑當中…若是為了培訓舜接替龍頭大佬的位置,堯又豈敢押上唯一姓譚的性命作賭注?


被警方搜出毒品時,苗偉向劉德華「備案」他是被人陷害....
這居然出自黑幫老大的口....難以置信


據聞本來劉德華和林家棟所飾演的警察角色只是客串成份,只是後來戲份越加越多;這也難怪,《兄弟》缺乏細節的黑幫情節實在不足以撐起90分鐘。林家棟刻意安排為一個暴躁差人,多次掌摑舜是為了替那平淡如水的劇情添上劇力吧…但舜是龍頭大佬弟弟,不是小混混,這樣打他不怕尋仇嗎?又一劇情錯漏。劉德華演的警察每次出現都純粹是行行企企,而且立場飄忽,平時對堯愱惡如仇,但到堯父親的喪禮上搜毒,擺明踩場,卻會被堯三言兩語所趕退。全片最無厘頭一幕實在當之無愧,直接刪剪也不會對劇情有損害。


堯想劉華放過舜,居然把槍嘴對準劉的後腦來威脅他…怎也說不通吧?

而最離譜的絕對是片尾編劇安排堯和劉德華決鬥:堯想替舜頂罪的話,應該到警署自首才對(當然這不是想頂就頂得到…),約劉華單獨見面有何用?還要約在如此隱蔽的油麻地果欄,而且甫見面就向劉華動手?劉華在果欄拔槍戒備,證明他知道會有危險,那為何又會願意單人匹馬見面?以大量犯駁堆砌出這個終極高潮,再度證實劇本之爛。最後舜趕到,得悉所有真相,因想救走堯而跟劉華對峙。舜的槍突然走火,堯為保全舜清白之身,完全違反物理常識替劉德華擋子彈…為兄弟犧牲小我本應很感人,但編劇以為槍殺親大哥就不用坐牢嗎?舜在泰成了通輯犯、在港肇事後不顧而去、拒捕和搶警槍…現在還犯下了謀殺罪,也就是說堯的計劃已經完全失敗。原本堯病死後就可以直接傳位給舜了,如今卻攪出個大頭佛──堯死、舜入獄,觀眾又怎會對一個愚蠢又自作聰明的人感同情呢?電影就在這裡走進了死胡同,連編導都不知如何收科,只好草草收場,不交待眾人下場,這也跟片頭不銜接。

不過內地河蟹版開首刪了果欄劉華中槍的鏡頭,結局也改成了劉華同意堯的安排,拘捕了堯、放過其弟。如此看來,內地版似乎比港版正常,也更切合全片的中心思想。

下篇續談《兄弟》:
http://subjective-critic.blogspot.com/2008/02/brothers-2007.html

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電影] 男兒本色 Invisible Target (2007)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導演 : 陳木勝
編劇 : 陳木勝 呂思琳 淩志民

陳木勝跟成龍合作了《新警察故事》和《BB計劃》兩齣動作片後,這次終於獨挑大樑找來三位年輕演員出演《男兒本色》。電影在缺少了成龍的指導下,過份依賴「威也」來做出一些違反物理的動作。在某些跳躍和翻身動作上也明顯得到了「威也」的加成,給人不自然和花拳繍腿的感覺。最誇張的是,謝霆鋒跟吳京在屋頂上追逐時,吳京在落地後居然能夠一腳把謝霆鋒凌空飛踢出屋頂,在現實中恐怕吳斷腳的機會高於謝被踢倒在地上吧。假如《男》片有成龍這位老手參演的話,我想他絕不會容許這種穿崩失實的鏡頭出現…

這種濫用「威也」跳來跳去的動作場面,頂多只是花巧有餘而驚險不足,跟成龍昔日的佳作難以相比。《紅番區》也有一幕差不多的「跳樓」…不過緊張得多!所以《男》才會不斷爆玻璃來虛張聲勢、遮掩短處。而跟同期電影比較,甄子丹硬淨實在的《導火線》也遠優於軟綿綿的《男兒本色》,不過這裡我只是指純功夫打鬥的層面;沒有打鬥的追逐場面,還是商業導演陳木勝技高一籌…《導》醫院劫走范冰冰一幕實在太過偷工減料了!

雖然在打鬥功夫上及不上《導》,但在文戲上要贏它實在沒難度。《男》角色設定處處都看到陳木勝前作的影子:自負的余文樂被吳京一幫匪徒打得落花流水,像極了《新警察故事》開端成龍的慘敗遭遇;謝霆鋒喪妻後的哀愁也跟《三岔口》的郭富城無異(而且同樣留了鬚根)。至於房祖明…他抄牌時的語氣、瘦削的骨架,即使穿上警察制服,依然只給人中學生Cosplay的感覺。幸好編導故意把他的戇直誇張化,將房的演技缺陷「化腐朽為神奇」變成笑位。其實整齣電影的命題正正在於房祖明的正直警察角色上,以對照謝霆鋒將私人恩怨帶到公職、余文樂不守法規的不專業。在結局中謝、余二人都受到房的盡忠職守所感染而放過了仇人,正是宣揚「安守警察本份,保衛法治精神」,比《導》粗疏簡陋、純粹「以暴易暴」有深意得多。

然而在故事和主旨變得宏大的時候,陳木勝顯然未有足夠能力去處理複雜的情節。在電影中段吳京跟李璨森見面的時候,居然談起他七兄弟如何辛酸如何闖天涯。這班奸角每次出場—不論是衣著、髮型、墨鏡—都企圖凝造冷酷、有型的感覺(最明顯的例子自然是片首劫解款車,吳京進場時的慢動作加上配樂),怎能讓人相信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匪徒?乾脆就做個壞到底的大壞蛋,何以又跌入近年興起的「奸角人性化」的窠臼?吳明明是個心狠手辣的歹徒,得悉余和謝二人都想殺他,居然不先發制人,還跟他們大談道理,甚麼「警察殺人就不算殺人?」「我沒飯吃的時候,公義在哪?」。因篇幅不足之故,吳京後來面對兄弟被余文樂炸死時也難以表現哀傷,只靠這些陳腔濫調的對白,是多麼空洞、缺乏信服力!佔戲更少的安志傑在描寫淺薄的情況下,突然之間悔改也難以令人信服,初時我還以為他是在挑釁房祖明!

在電影中後段搞清楚吳京等歹徒的目標後,更加出現錯漏百出的劇情:一幫匪徒劫持了坐滿學童的校巴,在廢置場逗留了整整一個鐘也沒其他警察發現;房祖明直接把校巴駛到警察總部,事後無須跟進。房祖明在中槍後,若無其事的繼續跟吳京打個死去活來,也沒有找來其他警察增援。最後,余文樂和謝霆鋒在眾目睽睽之下,開槍射殺當時最高級的警務人員,也沒有被捕。結局種種的不合理,削弱了電影的感染力;房祖明對安志傑、吳京單挑謝霆鋒,余文樂和房祖明先後加入、吳京死後,林嘉華又出現…等等過多的高潮,無法好好匯聚於一點,顯得鬆散。

總的來說,《男兒本色》的開端拍得很好,三位主角不同性格各有鋪陳,文戲和打戲的時間分配計算得很精準。中後段開始涉及不同價值觀的衝突,卻因吳京戲份不足和劇情上種種錯漏而減弱了感染力。不過,縱使後半段文戲失控,浪費了之前所下的功夫,陳木勝依然懂得不斷加大動作和特技的規模來蓋過過失,使《男兒本色》仍能保持豐富的娛樂性。

評分 : 7.5/10

下面是《男兒本色》的Trailer,短短兩分鐘已有三個鏡頭因為吊威也而顯得不自然,
當中也包括了「吳京一腳把謝霆鋒凌空飛踢出屋頂」那個超級失實場面。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電影] 導火線 Flash Point (2007)


內含劇透,未看慎入

導演 :葉偉信
編劇 :司徒錦源 鄧力奇

雖說《導火線》以甄子丹的武打作賣點,但因為前作《龍虎門》遭受猛烈批評,葉偉信這次明顯希望加強劇情,可是甄子丹的演技依然原地踏步,全片只懂扮酷裝Model,無法表現角色對以暴易暴的反思。片中沙灘一幕古天樂也對此戲謔一番,看來甄子丹並不太介懷,不過這確實成了他在影圈更上一層樓的絆腳石…

全片演得最為稱職的還是要數老戲骨鄭則仕和范冰冰,但前者佔戲太少、後者則是個徹頭徹尾的花瓶。大概因為近年香港女演員的演技連基本要求也達不到,所以看見范冰冰也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古天樂無論在海灘上大模斯樣的跟兩個警察見面、在哥爾夫球場示範球技、打電話找人慶祝生日…基本上在前三十分鐘都是在重覆著他在《乾柴烈火》(同樣由葉偉信導演)裡的搞笑技倆 - 即是把對白像唸書般背出來。如果這是齣喜劇的話,這當然沒問題。但後來古天樂跛了腳、同僚被殺的時候,劇情突然急轉直下,但建立後段悲情戲的基礎卻被笑料所破壞,使得上下半部格格不入。

由於甄子丹才是本片真正賣點,使古天樂這個臥底角色天生缺陷戲份少,臥底的過程、跟范冰冰的過去絕口不提。半年不見 一見面就上床的「朋友」,何以後來如此一往情深?完全流於表面。至於鄭則仕開場不久就炸死了,觀眾還未趕得及跟他建立感情,如何引起觀眾對他的憐憫呢?連主角甄子丹跟古天樂的友誼也同樣遇上描寫淺薄的問題……即使後半段死得越來越多人,全片根本沒一個角色或者處境真正能夠觸動觀眾。

論警匪片 它這種疏漏處處的B級片格局,絕對無法跟《高度戒備》《衝鋒隊之怒火街頭》等相提並論;論動作片 它的動作場面又不算多,將所有戲肉都堆在最後一場甄子丹跟鄒兆龍的單挑。全長七分鐘都是赤手空拳,並無在武器上或者戲劇上升級,顯得單調過長,為打而打;論劇情片 它刪減了動作,卻不見得加強了劇情,人物故事皆薄弱,無法惹起觀眾同感,減低了動作場面的刺激性。

坦白說,《龍虎門》縱使文戲零分,但在一個虛構的武俠世界中,不問因由只要打得激烈,我就收貨了。《導火線》企圖改善劇本,但受苦於片長、角色重心、演技等,卻又犧牲了武打,最終兩面不討好。結果便淪為一齣質素平平、各方面都不濟的四不像。

評分 : 5.5/10

部份暴力鏡頭如:行宇以鐵鎚殺死林國斌和大牌檔裡甄子丹監生打死行宇兩個場景都遮遮掩掩,
為了遷就市場犧牲了以往成功的特色 - 原始味和暴力(殺破狼在港列為三級,大陸則只出DVD),
又是中港合拍片的死穴…最離譜的是為了政治正確(伊朗沒有同性戀,中國也沒有黑幫!)將時代背景設在回歸之前!
但除去了那些舊款手機,觀眾根本分不出是07年還是97年…(另一齣港產片《兄弟》也同樣受害…)


從2:40開始都不斷在遮遮掩掩…